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天津清华联手,双环路脑机接口实现“互学习”重大进展!

   时间:2025-02-17 20:19:0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领域,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正引领着脑机接口技术迈向新的高度。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携手,成功研发出一款名为“双环路”的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以其卓越的精度和能效,以及对复杂任务的出色处理能力,吸引了广泛关注。

这款脑机接口系统采用了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实现了无创演进。它不仅揭示了脑电发展与解码器演化在脑机交互过程中的协同增强效应,还成功实现了人脑对无人机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这一研究成果在《自然・电子》杂志的最新一期上得到了发表。

联合研究团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了脑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与任务脑电演变之间的紧密联系。基于这一发现,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双环路脑机协同演进框架”,并通过忆阻器神经形态器件将其付诸实践。在“双环路”框架下,脑与机器的学习环路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系统性能的提升。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新方案在解码速度上实现了大幅提升,同时在能耗方面显著降低。在长达6小时的连续交互实验中,系统性能保持稳定,且准确率提高了约20%。这一显著成果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的许敏鹏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不仅实现了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互适应和互学习,还为未来脑机接口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他透露,团队计划将这一系统拓展至更多便携式或可穿戴设备中,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智能人机交互需求。

该系统还展示了在医疗、康复、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通过优化和拓展,它有望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的辅助工具,为医疗康复提供更精准的手段,甚至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这一创新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为全球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脑机接口技术的更多可能性,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