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即将于2月20日揭晓其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这一季度对应自然年的2024年第四季度,被视为对阿里巴巴的一次重要考验。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发布了针对阿里巴巴的业绩前瞻报告,普遍持乐观态度。美银证券预计,阿里巴巴在该季度的收入增速将达到9%,这一预测值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显示出对阿里巴巴未来增长潜力的信心。同时,美银维持了对阿里巴巴的“买入”评级,并将其目标价从109港元上调至114港元。
摩根大通同样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认为其受益于电子商务交易量的回暖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该机构预计,阿里巴巴第三财季的总收入将同比增长8%,高于市场预期的7%,且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显著提升。摩根大通维持了对阿里巴巴的“增持”评级,并为其港股和美股分别设定了120港元和125美元的目标价。
花旗银行和高盛也对阿里巴巴表达了积极的看法。花旗给予阿里美股及港股“买入”评级,并维持了相应的目标价。高盛同样给予“买入”评级,但目标价略低。这些机构的看好主要基于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其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上的布局。
在国内市场,多家机构也对阿里巴巴港股的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中银国际上调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至133港元,显示出对其未来表现的看好。国信证券维持了对阿里巴巴的“优于大市”评级,并给出了120-127港元的目标价区间。招商证券则更为乐观,将目标价大幅上调至160港元,涨幅达到50%。招商证券认为,阿里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商,将在未来受益于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阿里巴巴集团内的各项业务提供强大的支持。
近期,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受到了多重利好消息的推动。DeepSeek的火爆带动了阿里云算力的需求增长,同时苹果与阿里的合作消息也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据数据显示,近20个交易日内,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了55.22%,美股股价上涨了45%,港股股价更是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高。
截至2月17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收盘价为122.300港元,美股收盘价为124.730美元。这些积极的市场表现无疑为即将发布的财报增添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