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量产加速,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革新在即?

   时间:2025-02-17 21:16: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正遭遇电池技术的瓶颈挑战,其中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问题尤为突出。固态电池作为潜在的突破方向,正逐步迈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

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透露,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25至2027年间实现量产,随后第二代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也将分别在2027至2030年和2030至2035年间面世。

一汽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德平在论坛上表示,全固态电池已突破关键技术,目前正处于原型样机阶段。他预计,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将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王德平还呼吁行业加快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布局和产业协同,以保持我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广汽集团也透露了其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的进展。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固态电池研发按计划推进,目标是2026年实现装车搭载。广汽全固态电池采用了先进的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展现了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实力。

长安汽车同样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公司在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时,同步推出了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长安金钟罩”,并宣称可实现1500公里纯电续航。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明确了量产时间表,计划2025年底完成功能样件开发,2026年启动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该公司副总裁李凤梅表示,比克电池已成功开发用于半固态电池的高性能复合电解质与原位固化技术,并即将部署量产产能。这些高性能固态电池将广泛应用于无人机、两轮车、汽车、储能等多个领域。

恩捷股份子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也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涉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等产品的供应。根据协议,北京卫蓝新能源将向恩捷股份及其关联公司采购大量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膜和电解质,进一步推动了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