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恒星如太阳、行星如地球、卫星如月球,以及矮行星如冥王星之外,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彗星、小行星等小型天体。近日,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在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中,隐藏着大约100万个来自南门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星际访客”。
然而,这些所谓的“星际访客”大多在太阳系边缘徘徊,几乎不可能接近地球,因此对地球并不构成威胁。目前,仅有“奥陌陌”和鲍里索夫彗星这两个星际访客被确认进入太阳系内部。尽管如此,有关地球可能遭受小行星撞击的讨论仍然备受关注。
在宇宙中,小行星和彗星的数量众多,虽然大多数不会与地球发生碰撞,但仍有一些天体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靠近地球。如果这些天体在距离地球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公里之外掠过,对地球并无直接威胁。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天体碰撞的概率虽然低,但并非不可能发生。
近期,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这颗小行星可能会在2032年撞击地球。该小行星的直径约为40至90米,与一栋大楼相当,目前距离地球超过4800万公里。然而,它的轨道显示,它将在未来几年内再次接近地球,并有可能在2032年12月22日以极近的距离掠过地球,撞击概率约为2%。
尽管这一概率看似不高,但科学家们对此高度关注。因为即使是较小尺寸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例如,2013年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数十倍于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导致数千座建筑物受损,上千人受伤。
面对这一潜在威胁,全球科学家正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联合国已经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旨在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等天体的撞击。中国也积极响应,开始部署小行星防御系统。据悉,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首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通过发射探测器撞击目标小行星,改变其运行轨道。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还发布了招聘“行星防御岗”的公告,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应对小行星威胁方面的决心和实力。科学家们表示,虽然目前“2024 YR4”小行星的撞击概率仍然存在,但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加,这一概率有可能会下降甚至归零。因此,公众无需过分担忧,但仍需保持关注和支持科学家们的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