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与日产合并谈判意外终止,双方电动化技术路线分歧成关键
近日,本田与日产两家汽车巨头宣布中止了合并谈判,这一决定距离双方初步达成探索合作协议并计划于2026年建立新控股公司仅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在电动化技术路线上的严重分歧。《读卖新闻》英文版透露,本田在谈判中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要求,希望日产能够放弃自家的e-Power混合动力系统,转而采用本田的技术方案。这一提议显然触及了日产的底线,遭到了日产的强烈反对,进一步加深了双方之间的裂痕。
随着谈判细节的逐渐披露,双方分歧的焦点逐渐清晰。除了合并后的控制权问题外,本田对日产e-Power技术的态度成为了另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日产方面一直致力于推进e-Power技术的发展,并已着手开发第三代产品,计划在效率上实现显著提升。
根据日产上周发布的产品路线图,其下一代电动化系统将比2016年推出的初代版本提高20%的效率,并且在高速公路上的油耗预计将比现有第二代系统节省15%。这一技术进步对于日产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其未来电动化战略的核心。
与此同时,本田的混合动力系统也在不断进步。本田近期宣布推出基于1.5升和2.0升直喷发动机的e:HEV系统,该系统采用阿特金森循环,旨在提高燃油经济性。据本田方面表示,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型将提高10%的燃油经济性,并且这些车型相比当前车型减重约200磅。本田还计划到2027年将新一代混合动力车的生产成本降低最多50%,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尽管合并计划已经告吹,但本田与日产双方仍表示将继续在电动化领域开展合作。这一决定无疑为双方未来的合作留下了空间,但也让业界对双方能否真正携手共进产生了疑问。毕竟,在电动化技术路线上的严重分歧已经暴露出了双方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和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