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鹏汽车(简称“小鹏”)近年来经历了一场从低谷到巅峰的华丽转身。2024年末至2025年初,这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销量的飞跃,成功从市场边缘跃升至前沿。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的两款新车——“MONA MO3”与“P7+”相继交付,迅速成为市场热点。8月,起售价仅12万元的“MONA MO3”一经推出,首月即接近万辆的销售佳绩,为小鹏的销量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11月上市的“P7+”,定价超过18万元,同样在12月和次年1月保持了万辆以上的销售势头。这两款车型的火爆,直接推动了小鹏月销量从不足万辆飙升至超过3万辆,环比增速接近50%。
与蔚来、理想等专注于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对手不同,小鹏将销售主力放在了20万元以下的车型,目标客群锁定为追求高性价比与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拓宽了市场覆盖面,还成功打造了“爆款”车型,为销量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总销量达到91507辆,同比增长超过50%,全年交付量更是突破19万辆,年销量增幅高达34%。其中,“MONA MO3”作为销量担当,贡献了近半数的销量。尽管单车价格较低,但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了固定成本,有效缓解了毛利率压力。
进入2025年,小鹏的势头依旧强劲。1月,“P7+”销量再破万辆,助力企业月销量稳定在3万辆以上。这一成绩不仅巩固了小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也增强了资本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事实上,早在2024年8月,小鹏创始人何小鹏就已提前布局,以27.13港元的价格购入100万股公司股票。如今看来,这一“抄底”行为无疑展现了其对企业未来的坚定信念。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创始人何小鹏看来,单一或少数几个“爆款”车型无法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小鹏自2023年起便着手构建全产品矩阵,招募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王凤英负责产品和销售,同时推动企业价值观和制度的重建。何小鹏表示,未来小鹏将在“10万元—30万元”价格带上布局更多产品,并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是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响应,更是新势力车企在“0—1”阶段后,向“1—10”阶段迈进的必然选择。与小鹏相似,理想、蔚来等竞争对手也纷纷调整策略,通过推出新产品、拓展市场覆盖面、加强体系建设等方式,努力降低对单一爆款的依赖,提升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尽管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何小鹏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淘汰赛阶段,企业仍需不断努力,才能确保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观点,无疑为小鹏乃至整个新势力车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