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小鹏汽车(简称“小鹏”)近年来经历了一场从低谷到高峰的戏剧性转变,其故事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大片。
时间回溯至2024年末,小鹏汽车以一种近乎奇迹的方式实现了销量的大爆发。2024年12月,其月销量首次突破了3万辆大关,这一成绩在新造车势力中仅次于理想和零跑,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而到了2025年春节前夕,小鹏更是超越了长期占据榜首的理想,打破了其近一年的垄断地位。
月销3万辆,对于一家车企而言,不仅是销量上的突破,更是步入正向经营现金流、迎来盈利机会的重要标志。理想、赛力斯汽车(问界)以及蔚来等同行,均在达到这一销量规模后,实现了盈利或经营现金流的回正。
然而,小鹏的逆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何小鹏2017年离开阿里,全身心投入小鹏汽车以来,这家新势力车企曾一度陷入困境。尤其是在2022年,小鹏推出的SUV车型G9因配置和定价失误,上市初期销量惨淡,远不及市场预期。这一挫折导致小鹏股价大幅下跌,一度跌至历史低点。
面对困境,小鹏并未放弃。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实体产业从逆境中恢复往往需要24至36个月的时间。他坚信,通过努力,小鹏能够在2024年年底或2025年年初迎来回升。事实证明,他的预测是准确的。2024年下半年,随着两款新车MONA MO3和P7+的相继交付,小鹏的销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MONA MO3以12万元的起售价,凭借高性价比和科技感,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而P7+则定位更高,售价超过18万元,同样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成绩。两款新车的热销,推动小鹏的月销量从1万辆左右增长至3万辆以上,月环比复合增速接近50%。
与蔚来和理想等同行聚焦豪华汽车市场不同,小鹏的销售主力车型定价均在20万元以下,主要面向追求高性价比和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这一策略使得小鹏能够迅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并成功打造出爆款车型。
在销量开始爆发式增长的前夕,创始人何小鹏亲自“抄底”买入自己企业的股票,展现出了他对小鹏未来的坚定信心。如今,随着销量的持续攀升和股价的上涨,小鹏的市值已接近理想,远超蔚来和零跑。
小鹏的逆袭之路,不仅是一次销量的突破,更是企业战略调整和市场定位转变的成功体现。从最初聚焦中高端市场,到后来扩散至大众市场,小鹏通过扩充产品矩阵、打造爆款车型,成功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然而,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爆款车型的成功并非长久之计。小鹏深知这一点,因此在逆袭之后,开始着手构建更加完善的产品体系和销售网络。同时,小鹏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如今的小鹏,已不再是那个深陷困境的新势力车企。它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潜力,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