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哪吒2》的票房佳绩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该片不仅票房突破120亿元大关,更赢得了观众与评论家的一致好评。作为观众中的一员,笔者也在春节期间贡献了票房,见证了这部诚意之作在剧情与制作上的双重精彩。
然而,在汽车行业,一个与电影同名的品牌——哪吒汽车,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曾经在新势力品牌销量榜上名列前茅的哪吒汽车,如今却深陷困境,频传倒闭消息,令人不禁好奇,同名不同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哪吒汽车的现状可谓惨淡。回想2022年,它还以出色的销量成绩傲视群雄,但好景不长,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货款拖欠、员工薪资问题以及公司股权冻结等一系列危机接踵而至。到了2024年11月,哪吒汽车的零售量仅为1500辆,同比下降85%,累积亏损超过183亿元,短期借款高达43.17亿元,形势十分严峻。
消费者端也同样受到了波及。直营门店大量关闭,新车及配件全国性缺货,导致车主用车困难重重。保费上涨甚至拒保,二手车价格大幅贬值,这些问题都让车主们苦不堪言。近期还出现了官网瘫痪、客服与车主冲突、车机断网等事件,进一步损害了哪吒的品牌形象。
哪吒汽车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产品角度来看,哪吒汽车以往主打的是10万元以内的廉价市场,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转型中高端市场时,却选择了相对小众的年轻运动轿车和双门跑车领域,这些产品对品质和技术要求极高,而哪吒显然未能达到这一标准。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理想、蔚来、小鹏等都有着鲜明的品牌特色和自主研发的技术优势,而哪吒则显得缺乏特色,技术依赖供应商,智驾方面更是进展缓慢。
不过,近期哪吒汽车似乎迎来了转机。据报道,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计划通过E轮融资筹集40至45亿元资金。结合桐乡工厂复工的消息,这一轮融资或许能为哪吒汽车带来重生的希望。这笔资金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资金链危机,维持基本运营,还能支撑技术研发和产品更新,跟上市场的节奏,并拓展海外市场渠道。
然而,尽管融资为哪吒汽车续命提供了可能,但能否逆袭仍然充满未知。2025年的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哪吒汽车能否打造出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完成突围,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关注哪吒汽车的动态,期待它能早日走出困境,迎来真正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