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餐饮品牌文和友在山西省太原市开设了其在外省的第三家分店,命名为“钟楼街1990”。这家店于1月底开始试营业,继广州和深圳之后,标志着文和友继续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步伐。
文和友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文化+餐饮”模式迅速走红,长沙总店更是成为当地热门的打卡胜地,节假日日均客流量高达上万。然而,走出长沙后的文和友并未能持续这种火爆态势。2020年和2021年,广州和深圳的分店虽然在开业初期曾创下单日取号上千的纪录,但不久后便面临人气下滑、商家撤场的困境。目前,广州文和友已暂停营业,深圳文和友也仅剩11家门店在运营。
此次太原分店“钟楼街1990”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设计依旧延续了文和友一贯的怀旧风格,霓虹灯牌、老式录音机、复古街机游戏等元素一应俱全。据媒体报道,该店复刻了老太原柳巷、钟楼街、副食品市场等90年代的经典生活场景,从商铺、店招到灯光、打卡场景都力求还原年代感。
钟楼街1990共四层,一楼主打小吃街风格,还原了街巷大排档的氛围;二楼除了小吃店铺,还还原了90年代的休闲娱乐场所,如游戏厅、婚姻登记处、台球厅等,供顾客打卡拍照;三楼和四楼则以湘菜正餐为主,四楼设有商务包间,提供经典热门湘菜如辣椒炒肉、小龙虾、臭豆腐等。
太原的钟楼街作为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聚集了大量本地美食和大众连锁品牌,如星巴克、麻六记、南京大牌档等。尽管钟楼街1990的长沙美食占比偏多,但消费者认为其仍具有一定差异化,功能更为综合,小吃店占比不大,不影响观感。
不过,也有消费者反映,钟楼街1990的特色美食不如其造景吸引人,复古细节做得虽到位,但游客多为逛街,真正留下来品尝美食的并不多。有网友评价称,现在的长沙美食不够有特色,不如茶颜悦色、费大厨等网红品牌,怀旧氛围适合逛逛,但不必特意在里面用餐。
多名太原消费者表示,钟楼街1990尚未完全装修完毕,许多商户仍在陆续入驻中。尽管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前来打卡,但一楼仍有部分区域在装修,商铺未完全入驻,整体显得略显空旷。
回顾文和友的发展历程,长沙总店至今仍保持着可观的人流量,元旦至春节前夕日均接待顾客两三万人次。然而,广州和深圳分店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广州文和友已暂停营业,而深圳文和友虽然仍在运营,但人气已大不如前,商户数量大幅减少。
文和友的商业模式类似于升级版的美食广场,融合了餐饮、文化、社交等多种元素。其主要盈利方式包括通过店铺收益分成和收取租金、物业费等。长沙文和友通过打造长沙特色文化,成功吸引了大量旅游打卡和餐饮文化消费市场的顾客。然而,在长沙以外,文和友采取了“在地化策略”,结合当地地域特色营造怀旧氛围,招募当地特色美食入驻。但这一策略并未能真正触及当地人的记忆与情怀,反而丢失了其作为长沙餐饮文化代表的稀缺性。
面对这一困境,文和友或许已意识到问题所在。2023年底,深圳文和友进行了商户大调整,将原来的广东特色餐饮店换成了一批长沙当地热门餐饮品牌,如笨罗卜、杨裕兴等。此举虽然帮助文和友吸引了新的一波客流,但也埋下了隐患。一旦这些网红连锁店在深圳铺开,文和友的人气或将再次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文和友模式注重造景和体验,租金、装修、运营等成本高昂。以长沙海信广场的文和友为例,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门店年租金高达300万元。如此重的模式,一旦没有高客流支撑,盈利将变得困难。
如今,文和友在太原打造的这家店能否打破广深店的困境,尚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