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气象局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平台上透露了一项重要动态。据悉,2月14日,该局组织了一场专题交流会,深入探讨如何将DeepSeek大语言模型与气象业务服务相结合,旨在进一步提升气象领域的发展质量。
会上,来自中国气象局各直属单位的代表纷纷发言,他们围绕DeepSeek在气象观测、预报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的深度应用,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思路。这一举措被视为推动气象领域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中国气象局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行动。去年7月,雄安气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这一机构成为了雄安新区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之一,为气象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环境,中国气象局还起草了《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在去年10月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旨在通过规范管理和引导,推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的健康发展。
此次专题交流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中国气象局在推动气象领域智能化转型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预示着未来气象服务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随着DeepSeek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入,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