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曾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平板电脑非iPad即其他。如今,这一“赢家通吃”的现象在智能眼镜市场也逐渐显现。
据meta Ray-Bans智能眼镜的制造商依视路-陆逊梯卡透露,自2023年10月发布以来,meta Ray-Bans智能眼镜销量已突破200万副,并计划在2026年将年产量提升至1000万副。双方的合作还将扩展至更多眼镜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销量数据仅涵盖自2023年10月以来的销售情况,并不包括2021年发布的Ray-Ban Stories。在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且单价高达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100元)的背景下,meta和Ray-Bans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取得了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智能眼镜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meta Ray-Bans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国内市场,界环、星纪魅族等品牌也在积极布局,而在CES 2025展会上,智能眼镜更是成为消费电子的新风口,上演“百镜大战”。然而,尽管参与者众多,但尚未有产品能够撼动meta Ray-Bans的地位。
meta Ray-Bans智能眼镜的成功并非偶然。智能眼镜市场目前主要分为三大派别:音频智能眼镜、拍摄智能眼镜和可视智能眼镜。音频智能眼镜结构相对简单,将蓝牙耳机拆解并嵌入镜腿中,功耗低、续航时间长,易于被消费者接受。而拍摄智能眼镜则在音频基础上增加了摄像头,技术复杂度大幅提升,但meta Ray-Bans却凭借“少即是多”的理念脱颖而出。
meta将大部分智能运算放在手机App上,设备端仅保留基本的语音控制功能。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还使得AI性能更新更加迅速。同时,轻智能方案也为眼镜“减负”,让有限的硬件资源更专注于语音识别和视频拍摄算法等关键领域。Ray-Bans的时尚影响力和meta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也为产品的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国内市场,虽然主流智能眼镜品牌如雷鸟、XREAL、星纪魅族等大多聚焦于带有显示功能的AR、XR智能眼镜,但界环等主打轻量化、轻智能化的产品也获得了不少用户的认可。这些产品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选择“少做少错”,稳扎稳打,赢得了市场的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拍摄智能眼镜取代纯音频智能眼镜的趋势已愈发明显。未来,智能眼镜市场或将由拍摄眼镜和可视AI眼镜两大品类主导,而传统纯音频眼镜市场或将逐渐萎缩。在此背景下,众多品牌纷纷涌入拍摄智能眼镜领域,以期在全面可视智能眼镜的浪潮前抢占先机。
近期备受瞩目的DeepSeek技术也有望从生态层面改变智能眼镜品类。DeepSeek通过多层次模型架构和开放式接入,大幅降低了AI使用门槛,使得更多硬件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实用的AI功能。这将促使智能眼镜品牌摆脱“概念产品”的标签,以实打实的AI功能吸引消费者。
在AI与硬件结合的浪潮中,谁能让智能眼镜变得既有用又易用,谁就将在这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智能眼镜的未来充满变数,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DeepSeek”式的黑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