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今日遭遇意外波折,在港股及A50期指表现强劲的背景下,午后却突然遭遇抛售潮。上证指数一度下跌超过1%,创业板指更是跌幅超过2%,市场整体呈现出普遍下跌的态势,日成交额未能突破1.83万亿元大关。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93%,深证成指下跌1.61%,创业板指下跌1.98%。
市场分析师指出,今日A股的回调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近期人工智能、算力等热门板块经过大幅上涨后,市场炒作逐渐接近尾声,获利回吐压力增大,导致相关个股跌幅较大。其次,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创出新高,虽然银行股表现强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使得中小盘股承压。随着年报披露期的临近,市场可能提前做出反应,部分投资者选择离场观望。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大规模ETF份额普遍出现减少,这可能意味着部分资金在利用市场上涨进行套现。
午后,A股市场风云突变,指数在跌破关键点位后持续震荡下行,盘面一度出现恐慌性抛盘,上证指数最大跌幅接近40点。市场超过4600只个股下跌,显示出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尽管银行股逆市走强,但并未能有效带动市场情绪回暖。题材股方面,仅机器人板块表现亮眼,但整体冲高回落,高位股集体退潮,多个前期强势板块领跌,跌停个股多达21只。
然而,此次A股的回调并非受到外围市场的影响。A50期指一度上涨超过1%,若非A股内部杀跌,本可保持全天强势。港股市场同样如此,恒生科技指数一度上涨超过3%,虽然盘中受到A股拖累出现回调,但在A股收盘后迅速收复失地。这表明,A股的回调更多是由于内部结构性调整所致。
对于A股市场的未来走势,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短期内市场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行情并未就此终结。国际知名投行高盛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资产正迎来盈利改善与估值扩张的戴维斯双击,科技革命与政策红利的共振效应可能超预期。同时,知名分析师也认为,2025年A股行情将以大盘震荡向上为主,革新牛的主升浪已经确立。科技型民企在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关注业绩向好的公司,特别是科技型民企。尽管短期内一些绩差股可能需要回避,但结构上的机会依然存在。无论市场如何炒作,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业绩和估值上来。港股科技股的强势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科技属性强、业绩优异且估值较低的个股更受市场青睐。今日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再度高达200多亿港元,也显示出港股市场对资金的强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