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曾是业界的一大亮点。然而,随着赛力斯发布的2025年1月产销快报,一系列数据引发了业界对其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赛力斯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9万辆,同比下滑51.39%,环比下滑52.02%。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为1.64万辆,同样呈现出大幅下滑趋势。尽管春节假期的因素不可忽视,但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赛力斯的同比跌幅明显偏大。
回顾过去,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曾为其带来了显著的增长。2021年底,双方联合推出的问界M5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随后问界M7和M9的推出更是让品牌销量飙升,一度成为新势力品牌的销量冠军。然而,随着华为四界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享受到华为技术的红利,赛力斯在华为心中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去年7月,华为以25亿元的价格向赛力斯转让了问界系列商标和专利,这一举动在市场上引发了“华为要抛弃赛力斯”的猜测。尽管双方均表示此次转让不影响合作,但事实证明,赛力斯已经不再是华为“最宠爱的孩子”。春节期间,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的营销宣传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享界和智界上,赛力斯的光环逐渐暗淡。
面对华为的分心和市场的激烈竞争,赛力斯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2025年,赛力斯计划推出全新SUV车型问界M8,定位为中大型SUV,预计售价区间为35万至45万元,旨在填补问界系列在37万左右市场的空白。从工信部发布的信息来看,问界M8在设计和配置上均延续了问界M9的豪华风格,并搭载了赛力斯最新研发的魔方平台。
然而,市场的竞争远不止于此。在5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问界M9虽然连续10个月蝉联销量第一,但小鹏、极氪、特斯拉、小米、比亚迪等品牌都在向这一价格区间发力。未来,如果小鹏全新C+级SUV上市,或将突破50万的价格区间,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赛力斯不仅在产品上寻求突破,还在考虑二次上市。目前,赛力斯已经启动了港股上市的准备工作,目标筹资逾10亿美元。对于赛力斯来说,2025年是一个不错的上市募资节点。一方面,赛力斯刚刚依靠华为和问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业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华为带来的红利逐渐褪去,二次上市能为赛力斯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尽管赛力斯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但面对2025年的竞争格局,它仍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除了生产和交付问题外,赛力斯还需要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以及市场布局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为了避免对华为的过度依赖和受到其影响,赛力斯还需要拓展新的产品线、开发不同于问界的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赛力斯必须学会独立行走。曾经的成功或许更多地依赖于选择大于努力,但如今的赛力斯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只有这样,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