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新风暴,这一切皆因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Grok 3的AI模型。马斯克自信满满地宣称,这款AI超越了当前市场上的佼佼者,包括GPT和DeepSeek R1,被誉为“地表最聪明的AI”。
Grok 3的实力并非空穴来风。在LMSYS的盲测评估中,它在代码生成、指令响应等多个维度上均拔得头筹。不仅如此,在最新的AIME竞赛中,Grok 3更是刷新了由自己前代Grok 2保持的纪录,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进步。
与Deepseek采取的低成本策略不同,Grok 3走的是“资源密集型”路线。据报道,为了训练这款AI,xAI公司动用了惊人的20万张AI显卡。这无疑彰显了马斯克的雄厚财力,以及对AI技术发展的坚定信念。
而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也带来了显著的成效。Grok 3的出色表现,再次证明了在AI大模型领域,通过增加显卡数量和提升算力,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Grok 3与Deepseek的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美两国在AI大模型发展上的不同路径。美国方面,以OpenAI、谷歌和xAI为代表的企业,普遍遵循“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通过大量采购AI芯片,以算力为基础推动AI模型的进步。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显卡等硬件资源的获取相对容易,无需过多考虑成本问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提升AI模型的性能。
相比之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由于硬件资源的限制和采购难度,他们不得不采取更为灵活和经济的策略来训练AI模型。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模式,不仅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为中国AI产业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中国企业还在积极推进国产替代工作,通过使用国产AI芯片和摆脱对英伟达等国外厂商的依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AI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当前中美两国在AI大模型领域的发展路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至于哪种模式更优,还需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