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赋能车企智能化:是真金还是泡沫?

   时间:2025-02-19 12:03:2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内汽车制造业掀起了一股与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合作的热潮。据经济观察报的不完全统计,自2月6日起,已有近20家车企及品牌宣布与DeepSeek在智能座舱或AI运营领域达成深度融合。这份名单星光熠熠,涵盖了吉利、奇瑞、东风、长城等自主品牌,一汽-大众、smart等合资企业,以及零跑、智己、极狐等造车新势力。

DeepSeek,这款由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凭借其卓越的语言理解和逻辑思考能力,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迅速在汽车行业内走红。用户量和访问量的持续攀升,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普及,DeepSeek成为了车企眼中的香饽饽。各大车企纷纷寻求与其合作,以提升车机的智能交互体验。这一场景与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大模型后,众多车企争相接入的盛况如出一辙。然而,对于文心一言大模型接入后汽车智能化的实际改变,行业内却鲜有反馈。

那么,此次车企集体接入DeepSeek,是否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呢?DeepSeek真的能为汽车的交互体验及智能驾驶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吗?

自DeepSeek在2025年初爆红以来,吉利汽车率先宣布成为第一家接入该模型的车企。2月6日,吉利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深度融合,将利用后者对车控和主动交互等模型进行蒸馏训练。此后,极氪、岚图、宝骏、智己、东风、零跑、长城、深蓝、smart、广汽集团、极狐等企业纷纷跟进,发布了类似的合作公告。

在汽车智能化时代,尽管大部分车企已搭载自研或第三方提供的智能交互系统,但消费者在实际体验中反映,许多交互功能存在不够自然、流畅和聪明的问题。接入DeepSeek被认为将有助于缓解这些交互痛点。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鹿文亮表示,DeepSeek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推理任务时。

东风汽车表示,接入DeepSeek后,车内语音交互将更加自然,场景理解能力更为智能,功能迭代速度也将大幅提升。借助多模态感知决策技术,系统不仅能精准识别驾驶员意图,还能根据舱内外场景提供个性化推荐与主动服务,从而实现从“交通工具”向“智慧出行伙伴”的进化。

此次车企扎堆接入DeepSeek,无疑体现了对智能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开工信中提到,DeepSeek不仅实现了媲美OpenAI大模型的产品体验,更将成本压缩到极低,让全球科技圈为之震撼。他预测,下一个十年,AI将驱动汽车产生巨大变革。

然而,对于DeepSeek的实际效果,行业内也存在不同声音。有观点认为,DeepSeek开源后,本地部署成本低且难度不大,因此部分车企可能只是出于蹭流量的考虑而接入。虽然DeepSeek在智能座舱的语音控制和训练方面有所应用,但较少与更为复杂的智能驾驶相关联。

法雷奥集团中国区首席技术官顾剑民表示,虽然DeepSeek支持AI上车应用,但目前车企直接把DeepSeek做智驾接入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DeepSeek的稳定性存在较大挑战,且信息输入源和应用场景与智能驾驶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智能驾驶方面仍需谨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提醒,车企接入DeepSeek对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DeepSeek并非万能。他强调,车企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和分析能力,因为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得出结论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智能座舱提升交互体验外,一些车企还利用DeepSeek探索更多领域的应用。例如,一汽-大众将DeepSeek应用于销售端,宣布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在60多家经销商展开试点。

总体而言,DeepSeek的接入能否给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带来实质性提升,还取决于车企能否在DeepSeek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差异应用。鹿文亮指出,大模型上车并非简单替换一个大模型,具体体验如何还需看车企在车端如何进行优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