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这款拥有13.82亿月活跃用户的超级应用,近期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携手合作,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腾讯在技术创新上的大胆尝试,也打破了其以往保守的市场策略。
据悉,合作启动后不久,腾讯内部便迅速响应,调配资源以“元宝”——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的AI应用,来强化微信搜索功能。2月18日,腾讯宣布,对于尚未体验到AI搜索功能的用户,点击微信搜索栏后,将有机会看到“下载元宝(体验DeepSeek-R1)”的提示,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搜索选项。
通过腾讯元宝,用户能够免费试用DeepSeek-R1满血版、DeepSeek-V3以及腾讯混元系列的多款AI模型,这些模型不仅擅长深度思考,还能迅速给出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微信内还是元宝App中,用户获得DeepSeek的回答后,均可一键分享至微信好友,以卡片形式在对话框中呈现。
DeepSeek自今年1月推出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以来,便成为舆论焦点。春节期间,“DeepSeek”在微信上的搜索热度甚至超过了微信新推出的“小蓝包”功能,高达五倍之多。这一热度反映出微信用户对新技术的高度关注。
然而,尽管合作意义重大,但微信内目前灰测的AI搜索功能仍存在诸多不足。用户反馈显示,该功能无法理解上下文,不支持多轮对话、文件上传辅助提问及历史问答记录查看等功能。科技作者卫夕调侃道,这次DeepSeek接入微信搜索,从产品层面看颇为仓促,仿佛是用透明胶简单粘贴而成,仅有的两个亮点在于搜索结果可分享和推荐问题功能。
尽管功能尚不成熟,但腾讯此举被外界视为一次快速练兵,旨在获取用户反馈。卫夕认为,微信作为超级App,其地位及DeepSeek的热度放大了外界对新功能的关注,但高估了其短期影响。长期来看,两者的合作仍具有深远意义。
DeepSeek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思考”与“联网搜索”的结合。接入DeepSeek的App在深度思考上无差异,但联网搜索的数据源不同,导致答案各异。微信接入DeepSeek,不仅打破了APP信息孤岛,还引入了公众号生态的宝贵资源,同时,微信的社交属性也有助于培养用户与AI对话的习惯。
近期,有博主指出腾讯智能助手元宝在使用DeepSeek-R1时疑似包含广告信息。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回应称,理论上不应如此,并已让技术团队调查。问题源于回答参考了某公众号的避坑内容,可能由联网搜索导致广告信息的偶然嵌入。
DeepSeek的崛起,让早已布局AI大模型的巨头们纷纷摒弃“保护主义”。百度、阿里云、华为及腾讯相继接入DeepSeek,而字节的豆包仍在观望。豆包此前是中国月活跃用户最多的AI对话应用,DeepSeek的出现使其面临巨大挑战。在最近的字节跳动全员会上,CEO梁汝波表示,字节将加大AI领域的投入,追求智能上限,探索新交互方式,加强规模效应。
腾讯元宝在C端市场的暂时落后,使其接入DeepSeek成为一次“驱虎吞狼”的策略。马化腾在年初的年会上表示,腾讯将持续投入算力储备,鼓励各业务部门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包括微信、QQ、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都将推出AI智能体。
此次合作不仅为微信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搜索体验,也标志着腾讯在AI领域的进一步布局。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广泛推广,未来或将有更多创新功能融入微信,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
同时,这一合作也引发了业界对于大厂自研大模型未来走向的讨论。在DeepSeek的冲击下,大厂们是继续坚持自研,还是选择开放合作,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