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学界引起轰动的最新发现中,《天体物理杂志快报》揭晓了一项来自“天关”卫星的重要观测成果。这一卫星成功捕捉到一个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为科学家研究大质量恒星的相互作用与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事件发生在2024年5月27日,当时“天关”卫星上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在小麦哲伦云内探测到了一次短暂且能量极高的X射线辐射事件。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科学团队的注意,他们利用卫星上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进行了进一步的定向观测,从而获得了更为详尽的X射线数据。
这对独特的天体组合包括一颗质量远超太阳10倍的大质量恒星,以及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白矮星。据科学家介绍,此类双星系统极为罕见,而此次观测是科学界首次能够完整记录这一系统从X射线爆发到逐渐消退的全过程。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天关”卫星在捕捉宇宙中短暂X射线源方面的卓越能力,也激发了科学界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索。
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后历西奥·马里诺表示:“在监测X射线暂现源时,我们偶然发现了小麦哲伦云中的这个新亮点。我们迅速意识到,这并非寻常之物,只有‘天关’卫星才能捕捉到这样的信号。”他进一步解释,WXT是目前唯一能够以足够灵敏度探测低能X射线的望远镜,这使得它能够捕捉到这一新的X射线源。
最初,科学家们推测这个编号为EP J0052的天体可能是一个由中子星和大质量恒星组成的常见X射线双星系统。然而,随着数据分析的深入,他们发现了一个不同的真相。通过对不同波长范围内的X射线变化以及爆发物质中的元素进行分析,科学家们最终确认了这对天体的真实身份——一颗质量为太阳12倍的Be星和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白矮星。
“我们很快认识到,这是一个极为珍贵且罕见的发现。”历西奥·马里诺强调,“Be星与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爆发极为难得,因为它们最适合用低能X射线进行观测。‘天关’卫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天体源,并检验我们对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解。”
欧洲航天局“天关”卫星项目科学家Erik Kuulkers也对此表示赞赏:“这一发现充分展示了‘天关’卫星的变革性探测能力。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还激发了我们对宇宙更深层次的好奇和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