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魔法原子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首款自研灵巧手产品——MagicHand S01。这款灵巧手设计独特,拥有11个自由度,不仅能够承载高达5公斤的手部负载,在特定作业场景下,其最大负载能力更是超过20公斤。
在人形机器人的构造中,灵巧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真实人类单手的自由度达到27个,但为了适应不同应用场景,机器人的灵巧手往往会进行功能上的精简与优化。MagicHand S01的性能与成本控制,得益于其三大核心组件——驱动、传动和传感装置的精密设计与协同作用。
魔法原子选择自主研发灵巧手,旨在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推动整机量产进程。同时,自研灵巧手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整机的适配度,为实际应用场景提供更加精准的解决方案。这一战略决策,无疑展现了魔法原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前瞻视野。
与特斯拉等企业的灵巧手设计不同,MagicHand S01并未将驱动器置于手臂上,而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灵活更换手部结构,如假爪、夹具等,从而大大增强了机器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这种设计思路,不仅满足了多样化作业需求,也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定制化服务提供了可能。
在技术细节方面,MagicHand S01双臂搬运负重的最大能力可达20公斤,适用于搬运、装配、检测等多种作业场景。为了实现这一高性能,魔法原子采用了扭矩更大的电机,并对承重结构进行了特殊强化设计。同时,一体化压铸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灵巧手的结构强度。
在非承重结构上,魔法原子则注重轻量化设计,确保灵巧手整体重量不变的同时,实现了负载能力的显著提升。这种设计策略,不仅优化了灵巧手的性能表现,还实现了重量与性能的完美平衡。
MagicHand S01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微型电动推杆、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六轴电机驱动器、高灵敏多点触觉传感器以及灵巧手控制器等,均已实现自研。为了确保高灵活性、高负载和高可靠性,魔法原子在核心零部件设计时预留了充足余量。例如,微型电动推杆的推力预留了30%的余量,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负载能力,还有效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人形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关键部件,灵巧手的设计与开发难度极大。目前,在人形机器人厂商中,仅有特斯拉、Figure AI以及魔法原子等少数企业具备自主研发灵巧手的能力。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魔法原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