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近期推出的智能化战略,特别是其“天神之眼”技术,迅速吸引了媒体与网友的广泛关注。尽管该技术发布已有一周时间,但关于“天神之眼”的讨论热度依然不减,众多网友对其量产状态、价格以及不同方案的性能存在诸多疑问。为此,我们深入解读了官方资料,力求为读者提供更为详尽的信息。
针对网友最为关心的量产问题,比亚迪明确回应,“天神之眼C”发布之时即已量产,消费者到店即可试驾,甚至有用户已经成功提车。而“天神之眼A”与“天神之眼B”则已搭载于比亚迪的仰望、腾势及中高端车型之中。
关于价格方面,比亚迪给出了出乎意料的答案:“天神之眼C”方案完全免费。比亚迪通过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能力,成功突破了价格壁垒,使得高性能的智驾技术得以普及,让智驾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人人皆可享用的技术。
在智驾实力方面,比亚迪“天神之眼”方案基于整车智能的璇玑架构,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其智驾实力稳居行业前列。这一技术突破并非空谈,而是经过了大量用户场景的验证。早在24年12月,“天神之眼”就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通了无图城市领航功能(CNOA),成为首批实现该功能的车企之一。25年1月,比亚迪更是组织了一场横跨5000里的长测,从上海到宜宾,历经各种复杂路况,全程高速0接管,城区驾驶稳如老司机,再次证明了其高阶智驾的实力。
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底气,源自其三大优势。首先是数据优势,比亚迪已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2024年新增训练里程达到7200万公里/天,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其次是研发实力,比亚迪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其中智驾工程师超过5000名,可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最后是规模化优势,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能够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技术的普及。
比亚迪在电动化的上半场创造了“电比油便宜”的奇迹,而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再次敢为人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其背后的庞大数据支持、强大研发实力与规模化优势,为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天神之眼”还全球首创了易四方泊车、易三方泊车等功能,使得智能泊车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领先,重新定义了智驾的新高度。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的这一系列创新,无疑将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