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技术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背景下,2025年中国春节期间,一款名为DeepSeek的AI大语言模型突然走红,引起了公众对人工智能最新进展的广泛关注。AI不仅成为新年期间的热门话题,还被众多考生视为备考公务员考试的得力助手。
利用AI答题和创作文学作品迅速成为新春期间的第一个网络热潮,而DeepSeek的一大应用场景便是占卜预测。然而,AI的作用远不止于娱乐休闲。不少考生开始借助AI大语言模型应用来处理严肃的学习任务,亲切地将DeepSeek、Doubao和ChatGPT等产品称为“DS老师”、“豆老师”和“GPT老师”。
公务员考生群体是AI应用的积极尝试者之一。从制定学习计划、应对心理挑战,到寻找特定问题的答案和解析,再到撰写面试材料,AI大语言模型几乎成了他们的学习伴侣。部分年轻人因对人工智能领域本就兴趣浓厚,自然而然地被AI吸引。
大学生大金(化名)便是其中之一。早在2023年底,当DeepSeek还未广为人知时,他便已在中国第一波大语言模型热潮中接触到了Doubao和文心一言等产品,甚至用它们来完成了几门课程的作业。决定备考公务员后,面对高昂的培训班费用,大金选择了自学,依靠大语言模型练习题目和核对答案。尽管部分回答不够精准,但大金总体上感到满意,因为他的目标是降低成本。
对于许多其他考生来说,使用AI备考则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结果。在职备考的小月(化名)自去年开始,在DeepSeek走红后专门花了一整天时间研究如何使用它。她最终确定了两个主要用途:整理热门资料和生成面试逐字稿。以往需要花费整个晚上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借助大语言模型只需20分钟即可搞定。
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可能是最早感受到AI大语言模型冲击的领域之一。今年2月初,知名面试辅导专家“老夏”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的丧钟》的文章,鼓励考生主动拥抱AI。该文章迅速在微信上获得超过10万次阅读,并在小红书上收获1.2万个点赞,大多数评论表达了赞同之情。
全职备考公务员三年的悠悠(化名)在读到老夏的文章后开始利用AI练习面试。对比市场上的多款大语言模型后,她最终选择了Doubao和DeepSeek。前者具备语音交互功能,后者则在深度思考方面表现出色。最重要的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提供的回答清晰、全面、结构良好,极具参考价值。
然而,这些工具并非尽善尽美。悠悠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DeepSeek频繁显示“服务繁忙”,数据库看似陈旧,2023年后未更新内容,且无法显示敏感话题相关内容。而Doubao的内容生成质量不稳定,严重依赖精确指令。
在小红书上搜索后,悠悠发现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对于解决方案,大多数用户建议对比多款大语言模型,取其精华,综合成最终答案。不过,根据多位用户的反馈,没有人因为这些问题而放弃AI工具,重回传统、耗时的手动方式。
不仅年轻考生抓住了AI带来的机遇,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同样如此。行业三大巨头——中公教育、华图教育和粉笔科技纷纷跟进。粉笔科技和中公教育分别在2024年底和2025年2月将各自专有的大语言模型与DeepSeek整合。
事实上,它们拥抱AI的步伐更早。从2023年起,这三家公司便在财报中突出展示了它们在AI技术方面的投资和应用。粉笔科技董事长张小龙那年强调:“粉笔在AI上的投入并非跟风。公司在ChatGPT出现之前就已拥有一支高水平AI算法团队。”
到2025年,三家公司均已尝试并推出了至少两款AI相关产品。AI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教学、答题和面试反馈:
2023年,中公教育推出了配备虚拟数字讲师进行教学和问答的AI智能系统班,华图教育则推出了结合人类专家与AI的“千面面试AI”课程。2024年,粉笔科技将其AI教师大模型“粉笔头”和“高端面试AI反馈”功能集成到App中,华图教育发布了“AI面试反馈”产品,中公教育则创立了子品牌“中公AI就业”,推出了AI就业大模型及两款实体产品:AI就业直通卡和AI就业学习设备。
后来者也在追赶潮流。同样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高顿教育和园丁公考等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AI产品,强调在市场上的“存在感”。
对于公务员考生来说,AI或许不是备考过程的全部,但对于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而言,AI承载着维系生存的希望。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压力山大。尽管疫情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情依旧高涨,但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并非一帆风顺。
某种程度上,这些公司是在还债。这引出了一个关键词:“协议班”。报考这类班级的考生若考试未通过,有权获得部分退款,但学费通常比普通班级高出五倍,往往超过数万元。中公教育于2010年率先推出这一模式,华图教育于2011年跟进,粉笔科技则在2018年加入。类似于链家通过聚焦服务实现突破,中公教育同样受益匪浅,多年来在市场份额、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遥遥领先第二名。
到2017年,其“保过班”在面授课程中的比例从59.02%上升至73.75%。当年,中公教育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6%和60.55%。然而,这一模式却是一把双刃剑。
“保过班”的“退款保证”模式对现金流要求较高。疫情打乱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线下培训业务后,带来的压力远大于收益。以中公教育为例:其退款率从2019年的44.14%上升至2021年的68.46%,经营现金流从2019年的流入24.74亿元转为2021年的流出40.98亿元。
或许是为了减少损失,中公教育在2021年底取消了所有全额退款产品。然而,由于退款周期等因素,这一举措并未立即体现在财务数据中: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81.67%上升至2023年的92.06%。
因此,尽管华图教育和粉笔科技在2023年逐渐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中公教育却依然“病重”。其2023年营收为30.86亿元,不到2020年营收的三分之一。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摆脱亏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23.7亿元、11.01亿元和2.09亿元。
到2024年7月,中公教育的市值已暴跌至仅85.73亿元,较2020年11月的峰值2658.15亿元缩水95%。
不出所料,它也失去了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在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净利润等指标上,中公教育落后于粉笔科技和华图教育。
尽管如此,另外两家公司同样过得不容易。2024年上半年,华图教育的资产负债率为80.55%。而作为新晋“领头羊”的粉笔科技,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亏损,其中两年亏损超过20亿元。直到2023年才扭亏为盈,但营收仍比2021年的峰值低4亿元。2024年上半年,粉笔科技的营收同比下降3.1%。粉笔App的月活跃用户数(MAU)增速正在放缓。从2019年到2023年,粉笔App每年新增MAU超过100万,但随后六个月内新增不足13万。
在这一艰难背景下,AI带来的新希望无人敢忽视。然而,AI对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运营状况的改善目前仅体现在成本降低方面。
即便是行业内最早且最积极采用AI的粉笔科技,其财报中显示的AI应用效益也仅限于降低培训服务成本和提升盈利能力。
原因在于,这些AI产品更多提高了公司效率,而非学生的学习体验。以粉笔在内部大语言模型发布活动上分享的数据为例:引入AI教师后,粉笔高端班一个辅导老师能同时服务的学生数量从约40人增加到150人,效率提升了275%。
再来看学生方面。行业三巨头中,粉笔科技的技术优势最为明显。其AI面试评价功能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受好评,显著优势包括:评价维度客观全面、反馈高度贴合公务员面试要求、能根据学生回答提供优化范例。
然而,缺点同样明显:
首先,每节29元的价格让不少潜在用户望而却步。其次,学生根据系统建议优化表现达到一定水平后,进一步提升变得困难。最重要的是,AI只能评估标准化指标,无法真正评价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仪态——这些往往是公务员面试的核心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