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汽车“以旧换新”的热潮,众多消费者开始考虑更换车辆,这一趋势也让二手车的保值率问题成为了消费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最为看重的是车况良好以及性价比高,而这离不开稳定的车源量作为支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线上车源量为74.5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但增幅不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揭示了各细分市场的保值率情况。报告指出,紧凑型轿车和中型车的保值率环比上涨显著,分别上涨1.3%和1%,保值率分别达到49.5%和51.7%。小型车的保值率也持续走高,达到了57.2%,成为除MPV外保值率最高的车型。相比之下,中大型轿车和中大型SUV的保值率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在豪华品牌方面,报告指出,随着多家豪华品牌调整产品市场指导价,其保值率出现了回升的趋势。其中,路虎、宝马等品牌的保值率长期保持稳定。而在合资品牌领域,1月保值率普遍提升,但受大型SUV贬值影响,丰田和本田的保值率略有下滑。大众、Jeep、马自达等品牌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保值率上升。然而,斯柯达、雪铁龙、三菱、标致等品牌因市场表现不佳,保值率均低于五成。
自主品牌方面,报告显示1月多数自主品牌保值率呈上涨趋势。传祺、长安、吉利等知名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保持了较高的保值率。在新能源车领域,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1月新能源二手车的保值率趋于稳定,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保值率分别为47%和45.3%。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1月汽车产销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5.1万辆和2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0.8%。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量微降,而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则实现增长。
在自主品牌与外国品牌的较量中,自主品牌乘用车1月共销售145.9万辆,环比下降29.3%,但同比增长14.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4%,销量占有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在外国品牌中,法系品牌销量呈两位数增长,韩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而德、美、日三大主要品牌销量则均有所下降。
传统燃料乘用车销量普遍下降,主要集中在紧凑级车型,销量同比下降20.6%。而新能源车的表现则十分亮眼,1月销量完成94.4万辆,同比增长29.4%,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同时,中国汽车出口也呈现出增长态势,1月出口47万辆,同比增长6.1%,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5万辆,同比增长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