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盒马重获马云认可,能否解决发展后遗症与员工幸福感?

   时间:2025-02-19 19:03:2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盒马鲜生在阿里集团内的地位似乎得到了重新审视。这一变化,部分归功于马云对长沙盒马万象汇店的亲自探访,这不仅为团队带来了士气上的鼓舞,也间接打破了外界关于盒马可能被出售的传言。在盒马内部,这一事件被视为重新获得阿里体系身份认同的标志。

盒马的员工工号体系,成为了划分身份和待遇的隐形界限。据前员工透露,纯数字开头的工号代表阿里系员工,享有完善的福利待遇和较强的归属感;HM开头的则是盒马内部员工,而T开头的则是小时工。这种划分,在员工心中形成了不同层级的认知。

马云此次探访,正值盒马在新任CEO严筱磊的带领下,实现了连续九个月的盈利双位数增长。这一成绩,无疑为盒马赢得了更多的内部认可。然而,盈利背后,盒马仍需面对一系列发展问题。

在严筱磊上任后,盒马重启了会员制,并将其作为三大变革方向之一。然而,这一策略在实际执行中,却引发了消费者的吐槽。有消费者表示,在盒马购物时,被工作人员多次询问是否愿意办理会员卡,这种激进的拉新策略,让他们感到不适。据离职员工透露,为了完成会员拉新任务,员工甚至需要加班到晚上闭店,而拉新绩效的考核标准也并不透明。

盒马在2020年推出会员制时,曾凭借一系列福利,在短短三年内吸引了近300万付费会员。然而,随着折扣化变革的启动,部分商品的线下专享价比会员价更低,引发了X会员的不满。随后,盒马宣布暂停X会员的办理和续费,进一步加剧了会员的不满情绪。尽管新任CEO上任后重启了会员制,但现有的会员权益和价格策略,似乎难以挽回消费者的心。

除了会员制问题,盒马员工还面临着前后场层级分化的困扰。据网友透露,盒马的员工合同大致可以分为阿里编、盒马编和三方合同三类。其中,门店基层员工主要签订三方合同,流动性大且招聘需求高。这种合同体系虽然解决了盒马的人力问题,但却给员工带来了层级分化的情绪问题。有员工表示,盒马内部存在一套“种姓制”,不同职位的员工之间存在明显的待遇差异。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盒马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多项改革。一方面,对全国近一半的鲜生门店进行了升级改造,并确定了战略重点聚焦在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上。另一方面,加大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投入,完善了选拔制度。然而,这些改革并未完全解决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员工表示,虽然盒马在招聘和晋升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正式编制岗位仍然有限,主要以流动性大的外包岗位为主。

与此同时,盒马在门店运营模式上也面临着挑战。其长期主推的“店仓一体化”模式,虽然能够显著降低前置仓的落地成本并降低损耗风险,但较高的门店运营难度却给一线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盒马引入了更多样的灵活用工方式,如小时工等。

在全国零售企业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背景下,盒马似乎正在走一条自己的路。尽管严筱磊表示盒马站上千亿规模的台阶指日可待,但在员工幸福感方面,盒马可能正在掉队。随着其他商超企业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的提升,盒马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以确保长期增长和盈利。

总的来说,盒马在阿里集团内的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会员制问题、前后场层级分化、门店运营模式以及员工幸福感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盒马在未来的发展中逐一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盒马在会员制上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其仍然坚持这一策略。这可能是因为会员制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会员制,企业可以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复购率,从而增加收入和利润。然而,如何平衡会员权益和价格策略、提高会员满意度和忠诚度,仍然是盒马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盒马在门店运营模式上的探索也值得关注。尽管“店仓一体化”模式带来了较高的运营难度,但盒马并未放弃这一策略。相反,它正在通过引入更多样的灵活用工方式、优化运营流程等方式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这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或许正是盒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