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足高新区的核心地带,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重庆生产基地于近日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2025年2月18日,随着生产线的全面启动,该基地正式宣告投产,预计年度新能源摩托车产量将达到60万辆。
繁忙的生产线上,工人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操作。他们的身影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工业画卷,通讯员黄舒的镜头捕捉下了这一珍贵瞬间。
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庆生产基地的投产,不仅标志着大足高新区在新能源摩托车产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彰显了该区域作为新能源摩托车产业重要聚集区的地位。近年来,大足高新区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吸引了包括台铃、赛鸽在内的20余家整车企业以及超过100家的配套企业入驻。
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为大足高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产业聚集、生态完整的产业集群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大足高新区的新能源摩托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
走进绿源集团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从零部件的组装到整车的调试,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质量关。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正是绿源集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随着新能源摩托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环保、节能需求的日益提升,大足高新区的新能源摩托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悉,该区域已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大足高新区的新能源摩托车产业注入更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