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量产在即,比亚迪领衔新能源电池技术革命?

   时间:2025-02-20 08:55: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比亚迪在2025年终于让全固态电池技术不再是“纸上谈兵”。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锂电池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孙华军透露,2024年,比亚迪已经成功下线了60Ah的全固态电池,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该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而到了2030年之后,将实现大规模上车。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固液同价”。这一消息不仅让业界为之震动,也让广大消费者倍感期待。

事实上,比亚迪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投入早已有之。早在2016年之前,比亚迪就已经开始了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从未放弃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虽然此前也曾有传言称比亚迪的固态锂电池将在重庆生产并即将进行装车试验,但当时比亚迪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

如今,比亚迪的这一步棋显然走得很是时候。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时机的日益成熟,比亚迪选择在此时冲刺固态电池领域,无疑比前几年仅靠“噱头和画饼”来博取流量更加明智。

当然,比亚迪并非孤军奋战。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经有不少车企进行了布局,并将装车计划定在了2026年至2030年之间。例如,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了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进行装车测试;奇瑞也表示正在研发鲲鹏固态电池,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广汽集团则官宣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艺,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装车。

上汽、蔚来、赛力斯、长安、东风、江淮等车企也均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动作。外资企业如日产、三星SDI等全球领先的制造商,以及奔驰、大众和通用汽车等跨国巨头也已进入全固态电池的试制阶段。据《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显示,整个产业正朝着2027年左右上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目标规划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然而,固态电池技术的竞争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固态电池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但要想真正普及并取代现有的液态电池,还需要克服诸多难题。其中,成本问题就是一个重要的瓶颈。固态电池的成本远高于液态电池,宁德时代就曾表示,硫化物电解质成本是液态电池的十倍。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可能无法承受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的高昂价格。

因此,尽管固态电池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要想获得更大范围用户的支持,还需要车企们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成本。而比亚迪提出的“固液同价”目标,无疑为这一领域的竞争带来了新的看点。

在这场固态电池技术的竞争中,谁能够率先突破成本线、实现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应用,谁就有可能在这场电池之战中脱颖而出。不过,无论最终谁是赢家,这一趋势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都是具有助推意义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固态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之战已经悄然打响。而在这场战争中,消费者们或许可以静观其变,等待技术完全成熟后再做出选择。

当然,固态电池技术的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短期内,固态电池的材料与成本仍然会比较高,要想在短期内替代当下的液态电池或是燃油车,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消费者们也不必过于纠结于如今是否要购买新能源汽车或是燃油车。

总的来说,固态电池技术是一场电池领域的技术革命,它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车企来说,这是一次“刷新”名次、一跃而上的好机会;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耐心等待技术的成熟和价格的合理化,再选择靠谱的车企“上车”即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