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迎来了一股免费开放的浪潮。国内外多家知名大模型厂商,包括百度与OpenAI,纷纷效仿DeepSeek的模式,宣布其大模型将向广大用户免费开放使用。
这一举措标志着免费模式已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的最新趋势,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好奇,这些厂商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究竟如何实现盈利,是否会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困境?
据专家解析,尽管这些企业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基础功能,但仍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盈利。一方面,它们可以推出增值服务,如企业级解决方案、定制化服务以及API接口等,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并收取相应费用。另一方面,通过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和流量,企业还能通过广告推广和用户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商业化变现。
随着AI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合规增值服务也成为了企业盈利的新途径。例如,提供数据溯源、安全审核等合规服务,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满足法规要求,还能从中获取额外的收益。
百度在2月13日宣布,其大模型文心一言将于4月1日起全面免费开放。届时,无论是PC端还是APP端用户,都能体验到包括超长文档处理、专业检索增强、高级AI绘画以及多语种对话在内的最新功能。与此同时,OpenAI也宣布,其免费版ChatGPT将在标准智能设置下无限制地使用GPT-5进行对话。
随着免费开放的浪潮席卷整个行业,预计这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洗牌效应。对于中小厂商而言,若无法承担长期免费服务所需的技术迭代成本,可能会面临被迫退出市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