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裁员如同一道无形的阴影,笼罩着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游戏行业也不例外。尽管行业增长势头看似强劲,但裁员消息却频频传出,令人不禁感到困惑与矛盾。
近日,广州图森未来的3A团队在一夜之间解散的消息迅速传播,再次引发了业界对裁员问题的热议。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无论是哪个团队或制作人,裁员似乎已成为常态。
作为媒体编辑,在观察这一现象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游戏行业的复杂与多变。一方面,行业前景看似光明,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裁员却如影随形,让人难以捉摸。
海外游戏行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海外机构Obsidian Publish的数据,2023年和2024年,海外被裁游戏人的人数分别达到了10466人和14639人,而2025年的情况尚不明朗。
随着游戏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游戏人逐渐成为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那么,在这场裁员潮中,哪些岗位最容易“中招”呢?
根据InGame Job对2024年裁员潮的岗位与职级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窥见一斑。该调查聚焦了2023-2024年欧洲的裁员情况,发现初级、中级和高级员工中,裁员比例为23%-26%,而主管/高层比例略低,为15%-16%。但资深的从业者往往能够更快找到新工作,而中下层从业者则面临更多挑战。
从职能领域来看,艺术和QA(测试)岗位受到的冲击最大,分别占受访总量的28%和27%。这些岗位的从业者失业后再就业的速度也相对较慢,调查时仍有大量美术师和测试人员处于待业状态。QA和HR相关岗位的薪资在2024年相比2023年也有所下降。
关于被裁后多久能找到新工作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在2023-2024年换工作的受访者在三个月内找到了新职位。但令人担忧的是,有12.3%的人花费了6个月至1年的时间,8.1%的人甚至耗时超过1年。初级从业者往往最为脆弱,近一半的初级受访者表示,他们花了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才找到新工作。
更令人担忧的是,总计10%的受访者在裁员潮中离开了游戏行业,其中初级从业者的转行比例高达31%。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初级从业者因无法找到工作而被迫离开,这对行业的增长和创新活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被裁后找到新工作的受访者中,44%的人薪资或职级有所提升,但也有24%的人遭遇了降薪或降职。特别是初级员工,有36%的人在换工作后接受了更差的工作待遇。QA和HR岗位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许多游戏设计师、艺术家和程序员也遭遇了薪资或职级下滑的情况。
面对当前的就业市场趋势,企业招聘策略正在发生变化。企业仍然会设立高门槛,并希望求职者100%匹配岗位需求,但同时又在压低薪资预期。求职者则更关注稳定性,他们更看重公司是否有大项目、整体的盈利状况或投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个人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发展人脉显得尤为重要。
一位被裁的欧洲大型游戏工作室员工分享了他的求职经历:“我花了约六个月才找到新工作。前几个月我并未积极求职,因为要优先处理与前雇主绑定的工作合同问题。求职本身就是一种全职工作,我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打开领英,为每个想投递的岗位定制简历。但我意识到找工作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人际网络。因此,打造个人品牌是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