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近期发布了一款备受瞩目的新机型,但它并未沿用SE系列的名号,而是被命名为iPhone16e,也被视作iPhone16系列的经济型版本。这款手机的配置和定价策略引发了广泛讨论。
iPhone16e配备了一块6.1英寸的OLED屏幕,搭载了阉割版的A18芯片,相较于标准版少了一个GPU核心,因此并不支持高刷新率。接口方面,它采用了USB-C接口,外观则延续了刘海屏设计,摄像头配置为单摄,存储空间从128GB起步,而售价则定在了4499元起。
考虑到当前iPhone16系列的优惠力度,有观点认为以4499元的价格购买iPhone16e似乎并不明智。然而,业界预测这款手机在首发时可能会出现价格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并且还有可能叠加国家补贴,使得实际到手价格可能低于4000元。有猜测认为,最终消费者可能以大约3800元的价格购入,这样的价格虽然显示了一定的性价比,但并非特别突出。
不过,对于苹果而言,iPhone16e的市场表现或许并非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款手机内置了一颗对苹果意义重大的芯片——自研的5G基带芯片C1。这标志着苹果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对高通5G芯片的依赖,转而使用自家研发的芯片。
苹果在5G基带芯片领域的自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苹果曾试图与英特尔合作,但英特尔在5G时代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最终苹果收购了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团队,开始了自研之路。尽管业界对苹果的自研能力一直持怀疑态度,但如今C1芯片终于面世。
苹果声称C1是“iPhone迄今能效最高的调制解调器”,主要强调其低功耗特性,但并未提及性能方面的优势。由于iPhone16e尚未正式上市,C1芯片的实际表现仍需等待真机测试来验证。然而,如果C1在iPhone16e上的表现令人满意,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苹果未来可能会在下半年的iPhone17系列以及后续机型中全面采用自研基带芯片,彻底摆脱对高通的依赖。
对于高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如果苹果成功实现基带芯片的自研,并全面采用自家芯片,那么高通的业务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一变化无疑将重塑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格局,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