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莲花汽车中国负责人毛京波通过官方App发布了一封致车主的公开信,就近期两款新车型大幅降价及命名风波向车主们表达歉意。这一事件源于莲花跑车于情人节发布的新款ELETRE与EMEYA车型,其起售价分别从原来的72.8万元和66.8万元大幅下调至54.8万元和52.8万元,降价幅度高达18万元和14万元。此举迅速引发了老车主们的不满,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表示“被割韭菜”,并质疑品牌此举是在“背刺用户”,损害了品牌的高端形象。
在公开信中,毛京波解释了降价的原因。她表示,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莲花跑车需要通过降价来拓宽价格区间,降低消费门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体验品牌。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完全平息车主们的不满情绪。
除了价格风波外,新车型的命名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ELETRE车型的中文名“夏花”因与“下滑”谐音,遭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批评。有车主直言这一命名“品牌审美断崖式下跌”。尽管毛京波强调,“夏花”之名取自“生如夏花之绚烂”的诗意表达,但品牌最终还是决定停用这一名称。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命名风波暴露了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本土化运营方面的不足。
事实上,莲花跑车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尽管该品牌在2024年全球销量实现了70%的增长,达到了1.21万辆,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占全球销量的25%。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莲花跑车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启用新的中文名“莲花跑车”,试图唤醒中国消费者对这一经典跑车品牌的记忆。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莲花跑车在新款车型上采取了“权益解绑”的策略,将原本标配的赛道套件、碳纤维组件等配置改为选装,基础版则保留了800V高压平台、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并搭载了无图NOA和豆包AI助手等科技配置。这一“做减法”的产品思路旨在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切入由保时捷Taycan主导的50万-100万元细分市场。
然而,品牌重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自2017年被吉利收购以来,莲花跑车启动了全面电动化转型,但市场反响并未达到预期。面对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莲花跑车既要维持其超豪华的品牌调性,又需要通过走量车型来改善财务状况。这一平衡术对于莲花跑车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致歉信中,毛京波承诺将建立更加畅通的用户沟通机制,并强调品牌理念从未改变。然而,对于深陷亏损泥潭的莲花跑车来说,如何在品牌溢价与市场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比一场及时的危机公关更为关键。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超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两难选择:既要应对特斯拉等品牌引发的价格战,又不能损害其百年积淀的品牌价值。莲花跑车的这次价格调整,或许将成为豪华电动车市场价值体系重构的一个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