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车新势力的激烈竞争中,一家车企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策略,将销量公布频率从每月一次提升至每周一次,意图以此凸显自身市场活力。然而,这一举措却意外地为同行铺设了展示舞台。
最新销售数据显示,2月10日至2月16日期间,小鹏汽车继1月份摘得月度销量桂冠后,再次以0.81万辆的佳绩夺得周销量冠军。小鹏的崛起与理想的退位,标志着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远未尘埃落定,任何一家新兴车企都无法高枕无忧。
回顾1月份的单一车型销量榜,小米SU7以卓越表现成为新势力车型中的销量冠军,此次周榜亦以0.69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三。小鹏MONA M03、P7+以及理想L6等车型同样表现出色。2025年,新势力车企若想继续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车型的市场定位——要么成为主流品类,要么占据主流价格带,简而言之,目标消费群体的基数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高。
例如,小鹏M03针对年轻消费者,以高性价比和科技感为卖点,主打“年轻人的第一辆车”;而理想L6则专注于家庭出行,将保姆车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的观点指出,顺应趋势是生存的关键。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与趋势为敌无异于自掘坟墓。
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7.5%,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60%-65%之间。在此背景下,尽管燃油车仍有市场空间,但发力新能源领域无疑更具前景。智能驾驶技术的竞争已成为新势力车企能否留在市场舞台的关键。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通过全系车型搭载自研高阶智驾系统,打破了“智驾即高价”的传统认知,将智驾技术普及至主流市场。
比亚迪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纷纷表态,强调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呼吁行业关注真实需求与安全底线。比亚迪的战略发布,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新势力车企竞争的入场券。
在价格方面,主流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10万-30万元价格区间成为车企必争之地,无论是问界M8、小米YU7还是其他品牌的新车,均瞄准了这一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这一价格区间的市场增长速度最快,而30万元以上市场的增速则明显放缓。
基于这一趋势,主打豪华区间的新势力品牌或将面临严峻挑战。蔚来作为高端市场的代表,至今未能突破30万辆的规模瓶颈。在高阶智能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缺乏明确差异化优势的蔚来品牌或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同样,超高端系列的车型如尊界等,也难以在电动时代的下半场中立足。
在智电新时代,务实深耕主流市场已成为新势力车企的生存之道。在这个提倡“平权”和“重新定义豪华”的时代背景下,务实而非空想,或许才是新势力车企走向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