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步入新能源转型的快车道,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渗透率预估将触及56%至60%的新高度。在这一背景下,插电式混合动力与增程式车型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出超越纯电动车型的增速,市场份额有望逼近半壁江山。这一趋势不禁让人思考,纯电车型的主流地位是否正面临挑战,而插混与增程技术是否将成为车企未来发展的新焦点?
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比亚迪凭借DM-i技术,以低至2L/100km的油耗和2000km的综合续航能力树立了行业标杆;奇瑞的鲲鹏DHT与吉利的Hi·X技术亦不甘示弱,共同构筑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这些技术的快速迭代,不仅彰显了自主品牌的创新实力,也深刻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新势力品牌同样不甘落后,纷纷通过增程式车型进军高端市场。问界M9与理想L6的订单量飙升,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与此同时,零跑汽车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同样抢眼,2024年每季度销量破万,全年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超100%,展现了混动车型的强大市场潜力。
车企们对混动技术的投入不仅限于动力系统的优化。小鹏汽车推出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让混动车型拥有了430km的纯电续航能力,阿维塔增程车型则搭载了3C快充技术,纯电续航达到245km,这些创新无疑推动了混动车型从“大电池小油箱”向更高效、更便捷的使用模式转变。
混动车型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动力性能,智能化与高端化的结合成为新的战场。比亚迪的全民智驾系统,让L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配置成为标配;领克900则通过搭载EM-P超级增程系统,并强调高阶智能驾驶与豪华体验,进一步提升了混动车型的竞争力。
东风风神L7采用马赫电混技术,实现了多模式驱动,为混动车型的多样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而丰田计划开发的新型插电混动发动机,则预示着混动车型在燃油效率方面的持续突破。
插混与增程式车型的崛起,不仅是车企技术竞赛的必然结果,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所言,“新能源多元化是产业规律的体现”。在这一趋势下,车企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智慧,探索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