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一个总投资高达8.16亿元的能源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个项目不仅是我省首个将压缩空气储能与飞轮储能技术相结合的示范工程,更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与突破。
该项目,即辽水新能抚顺100MW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坐落于新宾镇八宝村。总投资额达到8.16亿元,总装机容量为100MW。其储气规模足以支持100MW膨胀发电系统在额定工况下连续发电4小时。利用原有的输水工程施工支洞,项目建造了一个总容积约10万立方米的储气库。项目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包括新建的一座220kV升压站,以及购置安装的100MW压缩机、100MW透平膨胀发电机等核心设备,同时还配套建设了换热装置,并安装了一套10MW的飞轮储能装置。
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创新性地结合了压缩空气储能与飞轮储能技术。辽水集团水利设计院新能源分院院长范鹏表示,这一技术兼具大容量长时储能和毫秒级调频储能的功能特点,系统充放电效率高达68%,循环寿命超过30年,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从项目的时间线来看,其进展迅速。2023年7月,项目完成备案;9月9日,成功入选辽宁省新型储能第一批试点示范工程;2024年5月11日,被纳入全省2024年度第一批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计划;最终在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春节过后,辽宁省水资源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召开复工复产专题会议,对安全生产、进度规划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部署,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2月10日,项目现场正式复工,地质勘察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在地质勘察现场,专业人员正专注地操作地勘钻机进行钻孔工作。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63个钻孔,计划在2月底前完成全部地勘工作。项目负责人李晓晗介绍,项目预计将在2027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具备并网投产条件。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约1.19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9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还能为新能源行业提供宝贵的消纳空间。
走进项目的地上场区,可以看到5台地勘钻机正满负荷运转,12名工人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地上场区建筑包括220kV升压站、电站主厂房、透平机系统等,由于建筑结构复杂,地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工人们对待每一个钻孔任务都一丝不苟,钻孔取得的芯样被整齐摆放,为后续的地质条件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目设计单位现场地勘负责人张省身表示,每天5台地勘钻机可完成5-7个钻孔,整个项目共计需要完成90个钻孔。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推进,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也在稳步前行。
项目还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输水工程和临近的弃渣场,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建设成本。这一创新性的示范项目,不仅将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未来的能源存储和利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