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观望态度转变为积极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一转变背后,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优势便是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特别是在家庭安装充电桩后,按照当前的居民用电价格计算,新能源汽车每公里的用电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便是使用公共快充桩,其每公里的使用成本也远低于传统燃油车。
然而,并非所有新能源汽车都能保持极低的运行成本。以理想L8这款接近5.1米的中大型增程SUV为例,在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下,其油耗相对较高,平均油耗接近9升每百公里。按照当前95号汽油约8元每升的价格计算,理想L8每公里的燃油成本达到了0.72元,几乎是纯电行驶成本的4倍。
那么,是否有可能出现新能源汽车纯电行驶成本高于燃油行驶成本的情况呢?理论上讲,如果第三方充电桩的电价高达2.8元每度,这种情况就会发生。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电价水平是极为罕见的。以兰州为例,目前尚未出现如此高昂的电价。即便电价上涨,也必然包括居民用电。但考虑到居民用电价格目前仅为约0.5元每度,即便上涨4倍,也仅为2元多每度,这样的涨幅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原因显而易见,如果居民用电价格真的上涨到2元多每度,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将难以承受。照明、做饭、取暖等基本生活需求可能不得不依赖木柴、柴油等传统能源,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相关部门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实际上,为了推广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国内正在大力建设风力、太阳能、潮汐等发电设施。尤其是在西北地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电能普遍过剩,这也是夜间充电价格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规模效应也将逐渐显现。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尽管在一些特定场所,如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电价可能会相对较高,但在大多数地方,即便是使用快充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成本也远低于燃油成本。因此,消费者无需担心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加会导致电价上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