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造纸行业的巨头晨鸣纸业遭遇了重大变故,其A股和B股股票在2月20日开盘后即被停牌一天。待到次日复牌,公司股票正式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也随之变更,A股由“晨鸣纸业”变为“ST晨鸣”,B股则由“晨鸣B”更名为“ST晨鸣B”。同时,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从10%缩减至5%。
此次晨鸣纸业停牌及被实施风险警示,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生产基地的运营出现了异常。据公司发布的公告,尽管黄冈基地目前生产正常,寿光基地的部分生产线也已恢复生产,产能恢复占比达到23.23%,但其他生产基地仍在停机检修中。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生产基地的检修时间已超过3个月,却未能实现大面积复产。这一情况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三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的其他风险警示标准。
近年来,造纸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2023至2024年间,大量新产能涌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晨鸣纸业主营的纸品价格,特别是白卡纸价格,因此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白卡纸价格相比2021年的巅峰时期,下跌幅度达到了约30%,从每吨7000多元降至5000元以下。这一价格变动导致晨鸣纸业的盈利水平急剧下降,从盈利大户转变为亏损状态。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12.81亿元,而2024年预计亏损额更是高达65至75亿元。
除了盈利下滑,晨鸣纸业还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问题。由于经营状况和行业风险的双重压力,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压缩对晨鸣纸业的贷款规模。截至2024年11月18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逾期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达到人民币18.20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91%。公司为子公司相关融资提供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也面临逾期,金额达到人民币5.74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44%。部分债权人因债务逾期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导致公司及子公司的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截至11月18日,累计被冻结的银行账户数量为65个,占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账户总数的8.47%,被冻结金额累计人民币6483.7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39%。
资金困境对晨鸣纸业的生产运营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减少亏损,自2024年11月以来,公司不得不对部分生产基地进行限产和停产。寿光基地的1条白卡纸生产线、1条文化纸生产线和1条铜版纸生产线,湛江基地的化学浆生产线、1条文化纸生产线和1条白卡纸生产线,以及江西基地和吉林基地均临时停产。停机浆、纸产能达到703万吨,占总产能的71.7%,直接影响月度浆纸产量约58万吨、纸销量约35万吨。尽管寿光基地的部分生产线后来恢复了生产,但其他生产基地仍未能大面积复产,这也直接导致了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晨鸣纸业目前正深陷产能、市场、资金与生产之间的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