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万亿外卖平台梦:突破供给与配送难关,路在何方?

   时间:2025-02-21 09:12:4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外卖市场风云变幻,新玩家不断涌入,试图打破美团与饿了么双雄争霸的格局。2023年,抖音携手饿了么大举进军外卖领域,而京东外卖也在年初高调亮相,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为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期待。

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新平台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红利期”的到来,多平台竞争不仅能提升服务质量,还能带来更多优惠。然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看,商家对新外卖平台的态度却显得颇为谨慎。面对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大成熟平台,多数商家选择观望,不愿轻易投入过多资源。

根据零售电商频道的长期研究,新外卖平台很难通过简单的补贴和促销迅速提升订单量。这一困境源于外卖行业的两大经营难点:有限供给和峰值即配。这些难点也是早前百度外卖、滴滴外卖等平台最终选择退出或关停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抖音外卖在2023年初的日均订单量维持在1万至2万单之间,尽管在五一假期前夕因消费者囤预售券和平台补贴政策的影响,日订单量一度突破10万,但随后又迅速回落。京东外卖的情况也类似,其非餐饮类订单量在50万至100万单之间,而餐饮外卖订单量则在特定活动期间达到峰值,日常则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美团的即时配送订单数则显得尤为庞大。2024年第三季度,美团的即时配送订单数达到71亿笔,日均订单量超过7800万单,其中餐饮外卖占比高达80%,即日均餐饮外卖订单量达到6200万单。

有限供给是制约新外卖平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餐饮商家的产量和服务范围有限,无法像工业化生产的实物商家那样迅速扩大规模。新平台很难吸引新的餐饮商家入驻,只能从成熟平台抢夺现有商家,这在市场渗透率增速放缓、一二线城市外卖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尤为困难。

另一方面,峰值即配的要求使得外卖平台必须投入巨额资金和技术力量来确保用户体验。每天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时间相当于电商平台的618、双11大促,要求商家和骑手的供给与配送时限在固定时段内高度匹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外卖平台需要建立强大的线下运营体系,并开发出高效的派单系统和调度系统。

这些系统的背后是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骑手轨迹、配送业务数据、地理环境等多维度信息的挖掘,平台能够实现订单与骑手的高效动态最优匹配,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佳的配送服务,并降低配送成本。美团和饿了么都在不断优化这些算法,以提升用户体验和骑手效率。

然而,即使有了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算法,新外卖平台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供给有限”和“峰值即配”的双重压力下,它们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和盈利。一方面,由于无法在短期内做大规模,新平台很难从餐饮商家获得足够的佣金和广告收益;另一方面,它们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用于系统升级、骑手招募和配送支出。

因此,尽管抖音、京东等巨头携带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进入外卖市场,但它们仍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在现有的竞争格局和各大平台的增长及盈利压力下,新外卖平台想要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并非易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