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DeepSeek赋能,车企智能化竞赛能否迎来新变局?

   时间:2025-02-21 10:55: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各行各业纷纷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而在众多热门话题中,DeepSeek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无论是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百度,还是看似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无直接关联的汽车制造商,都对DeepSeek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据统计,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东风等在内的二十余家主流车企,已正式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汽车行业的最新竞争态势,也预示着在价格战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传统车企正试图借助AI技术,掀起智能驾驶领域的“二次革命”。

DeepSeek的火爆并非无因。其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免费开源的特性,使得各行各业的企业趋之若鹜。对于拥有强大算力储备的大厂而言,接入DeepSeek几乎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却能带来显著的技术提升。而对于车企来说,DeepSeek更是优化智能交互系统的利器,尤其是智能座舱领域,更是成为车企们竞相布局的重点。

吉利、奇瑞、智己、零跑等车企纷纷表示,接入DeepSeek后,车载大模型的交互响应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意图识别准确率也大幅提高。例如,吉利通过自研的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交互响应速度提升40%、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8%的惊人效果。东风汽车也表示,接入DeepSeek后,车内语音交互将更加自然流畅,场景理解能力更为智能,功能迭代速度也将大幅提升。

然而,尽管DeepSeek为车企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将其应用在智能座舱的语音控制和训练方面,仍然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在现阶段,大多数车企的车载大模型仍然只能做到“一问一答”,距离真正的“智能助手”级别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DeepSeek的潜力,将其应用于智能驾驶领域,成为车企们面临的新挑战。

事实上,已经有部分车企开始尝试将大模型应用于智能驾驶。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以及华为、小米等科技大厂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由于端到端大模型需要更多的资金、算力和数据支持,因此“高阶智驾”的上车进度仍然缓慢。不过,随着比亚迪宣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辅助系统将成为10万元以上车型的标配,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变。

尽管如此,行业普遍认为DeepSeek在短时间内难以对智能驾驶起到直接提升作用。国联证券研报分析称,DeepSeek可以构建高保真的虚拟驾驶场景,并通过合成数据训练智能驾驶模型,从而补充真实路测数据中极端场景数据的不足。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提醒,DeepSeek并非万能,其在处理高并发情况时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尽管如此,DeepSeek的出现仍然为车企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国内智能驾驶的发展已经从早期的硬件堆料阶段和高精度数据采集阶段,发展到如今AI驱动的高阶智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依靠资金和规模堆砌起来的竞争壁垒正在被逐渐打破。未来,更多二线车企有望凭借AI技术的赋能,拿到智驾领域的入场券,进而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对DeepSeek持热情态度。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以及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选择了“冷处理”。这背后是各大车企对生态控制权的较量。对于已经拥有多端设备和成熟人车机生态的车企来说,将数据交给第三方大模型无异于将自己的大脑也交给第三方。因此,这些车企更倾向于自研大模型和生态,以确保在流量整合上获得更多自由。

DeepSeek的出现无疑为智能驾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尽管其短期内难以直接提升智能驾驶水平,但至少为车企们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方向。然而,对于掉队的车企来说,想要靠DeepSeek翻盘仍然十分渺茫。只有那些能够将技术红利转化为真实用户价值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