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餐饮界的明星品牌文和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外地分店的经营状况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日,文和友总部宣布,广州文和友因租约到期将不再续租,正式结束其在广州的征程。这一消息并不令人意外,早在春节期间,就有网友发现广州文和友处于关闭状态,当时就有传言称该项目可能难以为继。回顾往昔,广州文和友开业初期也曾风光无限,顾客排队数小时只为品尝其特色美食,然而新鲜感过后,该店逐渐陷入争议,被指风格与广州本土市场不符,且餐饮品质未能满足当地人的口味。
广州文和友的做旧风格被部分网友评价为“城中村”,认为它并未准确捕捉80年代广州的城市记忆,反而更像是一个网红餐饮店的集合体。高昂的价格与缺乏特色的美食让广州本地人望而却步,而对于外地游客而言,其地理位置又相对偏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广州文和友在尝试将自身打造为广州新地标的过程中遭遇了滑铁卢,既未能赢得本地人的青睐,也未能成为外地游客的必游之地。
广州文和友的困境并非个例,其深圳分店同样面临经营挑战。深圳文和友自开业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与转型,从最初的“老街蚝市场”到如今主打烧烤及湘菜,但始终未能扭转颓势。尽管官方试图通过更换主题和商家来吸引顾客,但高空置率和冷清的经营状态仍然困扰着深圳文和友。如今,深圳文和友仅有少数商家在正常经营,与开业初期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文和友的外地扩张之路为何如此坎坷?究其根本,其根植于长沙的本土文化情怀难以在外地市场产生共鸣。文和友试图通过“餐饮+文化”的模式打动外地游客,但这一模式显得过于单薄,难以深入挖掘当地文化故事。这一点在南京文和友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文和友曾签约南京项目,计划主打“明朝文化”或“六朝文化”,然而由于难以提炼出能代表南京的文化特色标签,该项目最终未能落地。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文和友团队并未放弃扩张的梦想。他们坚信文和友具有竞争力和前景,值得被市场期待。文和友高层甚至将迪士尼视为对标对象,希望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然而,从目前的扩张情况来看,文和友的这一梦想屡屡受挫。广州文和友的撤出和深圳文和友的困境让文和友的品牌影响力受到质疑。
就在广州文和友撤出的同一天,有传言称文和友已经转战太原,开出了华北第一家店。然而,这一消息很快被文和友总部否认,称该项目属于文和友旗下子公司的合作项目,并未获得品牌授权。这意味着自深圳文和友之后,文和友品牌再未有新项目落成。如今,深圳文和友成为了文和友在外地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其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文和友而言,如何跳出“餐饮+文化”的套路化模式,将“市井情怀”转化为可迭代的文化产品,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单一场景依赖”和“文化输出能力不足”的问题,文和友才能真正成功走出长沙,实现成为“餐饮界迪士尼”的宏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