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行业在被动投资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变革浪潮,不仅局限于传统的ETF产品,基金公司正积极探索指数投资的新路径。
信达澳亚基金近期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自2月21日起,其旗下的8只基金产品名称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原本以主题类型命名的混合基金,如今被重新命名为“指数+”系列,例如信澳国企智选混合更名为“国企指数+混合信澳”,信澳核心智选混合则更名为“沪深300指数+混合信澳”。
新的命名规则遵循了一个清晰的三部分结构:首先是“行业或主题”标识,其次是“指数+”后缀,最后是“基金类型与公司名称”。这种命名方式使得投资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产品的核心特征。尽管这些变更后的基金简称强调了指数增强属性,但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现有的指数增强产品。
信达澳亚基金表示,这是公司推出的“指数+”品牌,旨在将指数投资从传统的被动投资模式转变为“主动护航”的新模式。该模式保留了指数投资的清晰脉络,同时赋予了基金经理更大的动态优化空间。这一创新被视为继传统主动管理和被动投资之后的投资策略升级,旨在打破指数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僵局。
通过更名来更直观地展示产品定位,并帮助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投资标的,已成为基金行业的一种新趋势。此前,易方达基金已经对其旗下的25只ETF产品进行了更名,加入了“易方达”的后缀。汇添富、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曾有过类似的更名行动。
信达澳亚基金的此次更名涉及8只产品,均采用了“指数+”的命名方式。具体来说,信澳国企红利智选混合更名为“红利指数+混合信澳”,信澳星煜智选混合则更名为“2000指数+混合信澳”,以此类推。这些产品不再受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权重限制,而是在更大的股票池中精选个股,以期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在风险控制上,信澳“指数+”产品也展现出了更高的灵活性。传统的ETF产品完全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中,而指数增强产品只能部分对冲风险敞口。相比之下,信澳“指数+”产品可以在必要时进行更加灵活的仓位管理,进一步优化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信达澳亚基金的量化团队负责“指数+”产品的投资管理。他们综合运用多种量化策略来为不同的“指数+”产品服务,并引入了HAI量化策略。该策略结合了主动投资分析模型与人工智能算法,旨在将主动研究的投资逻辑和思考框架用数据和计算机语言进行建模和验证,从而追求投资逻辑的机器表达。
信达澳亚基金还即将推出全市场首只对标中证A500的“指数+”产品——信澳星瑞智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该产品将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采用HAI量化策略,并运用多策略搭配,以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为投资者创造更佳的收益。
随着基金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同质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基金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一些大型基金公司选择通过调整ETF简称来提升投资者的筛选和决策效率,而中小基金公司则更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信达澳亚基金的“指数+”品牌正是其在指数产品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