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蔚来萤火虫挑战下沉市场:智能小车能否在比亚迪夹击下突围?

   时间:2025-02-21 14:01: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蔚来汽车即将推出的第三品牌——萤火虫(Firefly),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这款定价14.88万元、CLTC续航里程达到420公里的智能电动小车,被蔚来寄予厚望,旨在实现销量翻番和2026年盈利的战略目标。然而,在比亚迪引领的“全民智驾”浪潮与行业价格战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萤火虫的上市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更是对萤火虫构成了直接威胁。2025年2月,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标配高阶智驾系统,其中海鸥智驾版的售价更是下探至6.98万元,首次将智驾功能普及至7万元价位段。这种“加配不加价”的策略,极大地挤压了萤火虫的定价空间。凭借庞大的销量规模,比亚迪在智驾系统成本控制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而蔚来则因规模较小而难以与之抗衡。

蔚来在财务方面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已公布的财报显示,蔚来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5.26亿元,全年亏损预计将达到180亿元。尽管运营效率有所提升,存货周转天数从上半年的130天降至59天,但换电站建设的滞后却带来了持续的资产折旧压力。萤火虫品牌需要单独建设换电网络,与蔚来和乐道品牌的电池不兼容,这无疑将进一步分散蔚来的资源。

乐道品牌的失败也为萤火虫敲响了警钟。乐道品牌的首款车型L60在上市后虽然实现了单月交付破万的成绩,但全年累计销量却远低于预期。这暴露出蔚来在供应链管理和产能爬坡方面的不足。高管团队缺乏传统车企经验,导致零部件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比亚迪通过自研传感器和技术闭环,成功将智驾系统成本压缩至行业低水平。

萤火虫面临的竞争环境同样严峻。在中国市场,它需要与比亚迪海豚和零跑B10等车型展开竞争;在欧洲市场,虽然萤火虫的定位契合当地需求,但仍需面对Stellantis集团旗下欧宝、菲亚特等本土品牌的挑战。蔚来计划在欧洲新增200座换电站,但欧洲用户对换电模式的接受度仍是一个未知数。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全球化布局更具侵略性,其海豚车型已在多个海外市场成为纯电销冠。

在研发投入方面,蔚来与比亚迪的差距也显而易见。2024年,蔚来的研发投入为98亿元,尚不足比亚迪333亿元的三分之一。这种投入差距在智能驾驶领域尤为突出,比亚迪凭借庞大的训练里程和快速模型迭代能力,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优势。而蔚来的NAD系统则受制于高精地图的更新效率,技术演进节奏明显落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