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建海龙深圳保障房项目,科技赋能建筑业绿色高效转型

   时间:2025-02-21 14:20: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建筑行业迈向现代化的浪潮中,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传统的建筑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断追求,装配式建筑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行业的焦点。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海龙),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近期在深圳梅林路保障房项目的成功实践,再次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方面的非凡能力。

梅林路6号保障房项目不仅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的一项示范工程,更是国内首例在高密度城区内建设的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楼层高达30层。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示了中建海龙在模块化集成建筑(MiC)领域的深厚底蕴,也标志着其在绿色建筑和智能建造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4.45万平方米,提供了69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从首次吊装到主体结构封顶,仅耗时148天,创造了行业内的又一奇迹。

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C-MiC)技术,在该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工厂化生产,大部分建筑构件,包括结构、水电、装修等,均在工厂内完成制造,确保了高度的精确性和质量控制。随后,这些预制模块被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不仅大幅减少了现场作业量和噪音污染,还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安全。项目还融入了“微管廊”设计理念,将各类管线集中布置于一个构建隧道内,既节省了宝贵的室内空间,又提升了运维的便捷性和效率。

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中建海龙同样展现了其前瞻性的视野。项目引入了BIM系统、T-BIM设计管理平台以及C-SMART智慧工地系统等先进数字化工具,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施工流程,提升了工程质量,还为后续的运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中建海龙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同样贡献突出。梅林路保障房项目严格遵循深圳最新的《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将墙模作为剪力墙保护层纳入受力计算体系,并在施工阶段实施了结构性能监测,确保了建筑的安全可靠和适用性强。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为中建海龙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也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建海龙通过梅林路保障房项目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了其在模块化集成建筑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致力于提升建筑效率,降低环境影响,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建海龙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也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