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能源近日在国际权威机构DNV及其战略客户的见证下,成功完成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的极限燃烧测试,这一成就标志着华为在储能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测试中,华为采用了远超国际通行标准UL9540A的严苛方法,通过大幅增加热失控电芯的数量,全面验证了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防护能力。这种测试方法不仅提升了挑战的难度,也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次测试所用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箱均为100%量产真机,严格按照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部署。A/B/C/D四组储能箱在充电至满电状态后,按照电站的最小维护间距和安全距离要求进行摆放,测试全程未进行任何人为控制和干预,从而构建了一个真实且完整的系统级极限验证环境。
在极限燃烧测试中,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展现出了卓越的安全性能。当A箱中多达12颗电芯同时发生热失控时,系统通过创新的正压阻氧和定向排烟联合防御机制,成功实现了可燃气体的快速导排,避免了箱内的燃爆风险。即使在主动点火的情况下,箱内也无可燃气体,安全事故自行终止,充分体现了电池包级的安全防护能力。
为了进一步模拟大规模燃烧条件,测试人员不断增加热失控电芯的数量,直至整个电池包发生热失控,并提供最大进氧量以构造更严苛的测试工况。然而,在测试过程中,相邻的B/C/D三组箱体内的电芯温度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未发生热失控蔓延现象。
测试结束后,对A箱进行拆机验证发现,储能箱主体、耐火层以及内部电池包等各部件均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这一结果证明了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在极限场景下具备箱级热失控不扩散的兜底安全能力。
华为通过绝缘绝热和定向排烟等创新设计,使得在不断增加热失控电芯数量的极限场景下,系统耗时7小时才触发燃烧。这一缓慢的演变过程为事故应急处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早期干预时间,有助于抑制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测试中A/B/C/D四组储能箱的实际表现也充分验证了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也为未来储能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