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量化私募洗牌加速,市场回暖下的新布局何在?

   时间:2025-02-22 10:26:3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量化投资领域近年来经历了波澜壮阔的起伏,多家量化机构的管理规模在经历连续几年的挑战后,出现了显著的回撤现象,整个行业呈现出加速分化的态势。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多家头部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均有所缩减,特别是部分中大型量化私募更是经历了规模的急剧下滑。然而,在这一片缩水的浪潮中,仍有少数头部机构实现了逆市增长。

多家量化机构表示,传统的量化产品线主要以指数增强和市场中性策略为主,但过去几年这些策略相继面临考验。加之去年底市场回暖,部分投资人在净值回升后选择赎回,进一步加剧了机构规模的缩水。

不过,随着市场的再度升温,两市成交额回升至1.7万亿水平,部分量化机构对今年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有机构负责人表示,近期申购量已经超过了赎回量,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在头部量化机构中,磐松资产、展弘投资等曾一度规模破百亿元的机构,目前规模已大幅缩水。其中,磐松资产因受去年负面消息影响,新产品备案几乎停滞,部分代销机构出于合规考虑不愿合作,导致规模持续下滑。稳博投资也因中小盘股指数价格的大幅调整,管理规模急速缩水。

白鹭资管、平方和、呈瑞、申毅、前海国恩等一批前百亿或准百亿私募也经历了规模的快速回撤。白鹭资管因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加之部分团队人员出走和新产品发行停滞,最新规模已退出百亿俱乐部。

然而,量派投资、黑翼资产、宽德投资等机构却在这一轮调整中实现了逆势扩张。量派投资因业绩亮眼,管理规模从去年的80亿元左右快速扩张至目前的150亿-200亿元。宽德投资更是突破400亿元规模,成为量化投资领域的新巨头之一。

量化传统产品线遭遇的考验不容忽视。业内人士指出,指数增强策略的超额难度增大,市场中性策略的超额稀薄,导致收益风险性价比下降。尤其是指数增强策略,面临超额空间收窄、客户持有体验不佳以及缺乏进攻性等多重困境。

随着市场的回暖和交易量的回升,指增私募产品的超额表现有所改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有业绩展示的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表现出色,其中90%以上的产品实现了正超额。

为了应对传统产品线的困境,部分量化机构开始尝试新的策略。例如,通过融合科技投资和择时策略,以及利用多策略复合驾驭高波动,来提高客户的持有体验和获得感。

蒙玺投资等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政策利好和市场反弹,渠道端对指增策略的热度有所增加。未来,量化行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但行业的结构性分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尽管量化投资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不少机构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策略,实现了逆市增长。这充分展示了量化投资领域的活力和潜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优质的量化机构和策略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高绝对收益的能力,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稳健前行。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量化投资领域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机构表现,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