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凭借其庞大的日活用户基数,正引领大众步入AI时代的新篇章。近日,腾讯AI助手“元宝”迎来重大革新,宣布同时支持混元和DeepSeek两款大模型,用户可根据需求在两者间自由切换。这一举措使腾讯成为业内首家将DeepSeek融入自家核心产品的公司,标志着大厂在AI大模型领域的开放态度日益明显。
紧随其后,腾讯旗下企业微信及热门手游《和平精英》也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进一步拓宽了DeepSeek的应用场景。这一连串动作,无疑反映出大厂们在AI大模型时代正逐步打破壁垒,走向互联互通的新阶段。
DeepSeek的崛起,不仅吸引了腾讯的注意,更成为了众多大厂的宠儿。百度率先宣布,其搜索和文心智能体平台将全面接入DeepSeek,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AI体验。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百度、腾讯、字节、阿里、华为、京东等在内的主流大厂,均已在自家体系中融合了DeepSeek,其影响力已渗透到汽车、能源、金融、云计算、通讯等多个领域。
大厂们对DeepSeek的青睐,背后有多重考量。首先,DeepSeek以开源的方式降低了AI技术的门槛,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打造新工具的可能,有助于企业抢占AI时代的先机。百度内部人士表示,对于表现优秀的大模型,百度持开放态度,DeepSeek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DeepSeek的爆火为大厂们带来了额外的流量和机会。自上线以来,DeepSeek的日活迅速突破2000万,应用下载量长期占据中国苹果App Store免费总榜榜首,其增长势头甚至超越了ChatGPT。这股流量洪流,对于有能力承接的大厂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商业机遇。
大厂们通过与DeepSeek的合作,能够丰富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竞争力。以腾讯为例,一些原本对AI持观望态度的用户,可能正是在微信中接触到了DeepSeek,从而打开了AI大模型的大门。这种强强联合,无疑有助于大厂们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尽管大厂们纷纷拥抱DeepSeek,但相较于自家的自研大模型,DeepSeek更像是一款“零食”,而非“正餐”。腾讯作为接入DeepSeek最全面的大厂之一,其微信、企业微信、QQ浏览器等多款产品均已接入DeepSeek,但在实际体验中,DeepSeek与腾讯自家产品的融合度仍有待提升。例如,在微信搜索中使用DeepSeek时,虽然响应速度较快,但缺乏历史记录留存、上下文联动等功能,限制了用户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面对DeepSeek的强势崛起,大厂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OpenAI在推出o3-mini模型时,罕见地承认了闭源策略的错误,并宣布即将发布的GPT-5将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国内大厂如百度、阿里等,也在加速布局开源战略,以期在AI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百度文心大模型4.5即将开源,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之一。
在这场AI竞赛中,腾讯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全家桶”式接入DeepSeek,更成为首家将DeepSeek接入自家模型的公司。尽管这一举措可能引发“左右手互博”的矛盾,但腾讯已明确表示不会放弃自研策略,未来仍将继续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力度。
腾讯混元近期已开始小范围公测其长思考模型Hunyuan T1,进一步彰显了其在AI自研方面的决心。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场AI“赛马”活动中,大厂们将不断推陈出新,共同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