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春之际,东风汽车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展现了其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强劲实力。2月14日,岚图汽车发布了行业首个深度融合DeepSeek能力的知音逍遥座舱OTA 2.0版本,与此同时,东风奕派eπ008全新六座Ultra版也启动了交付。次日,东风汽车第三代全气候“智焓”热管理系统成功通过验收。而到了2月17日,岚图汽车更是宣布,将在2025年为全品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
这一系列动作,仅仅是东风汽车“四天四突破”节奏的一部分,其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创新浪潮,彰显了其作为产业体系排头兵的硬核实力。在电动化方面,东风汽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今年1月15日,面向49吨重卡的400kW燃料电池堆发布,整车百公里氢耗降低了24.5%。东风汽车在氢能领域拥有830项发明专利,位列国内主机厂第一。在固态电池领域,东风汽车也早已完成50台全球首发示范运营,现已具备正负极材料、隔膜、模组等全部开发能力。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氢能技术总工程师李洪涛表示,东风汽车现在集成的固态电池包,能量密度高达405瓦时/千克,可以轻松实现续航1000公里。在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容量保持率仍能超过80%。东风汽车在“三电”领域的产业化布局也已全面落地,建成了电芯、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等多条生产线。
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汽车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凭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中央集中式SOA电子架构,东风汽车成功打造了全新一代天元架构,实现了自主L2+级智能驾驶的量产,并推动了L4级智驾产品在全国多个城市的示范运营。这意味着,东风汽车的用户将率先体验到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方式。
东风汽车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突破,不仅为其新能源车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更为整个行业的电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东风汽车还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矩阵,与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合作,打造了5G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覆盖了660公里开放道路,每天有数百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巴士在区域内自由穿梭。
东风汽车还通过与其他领军企业的强强联合,补链强链延链,形成了“汽车+互联网”新领域的跨界融合创新。例如,东风汽车与中国一汽、长安共建固态电池联盟,与中铝合作开发高端材料,与宁德时代共建动力电池产业园等。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产业链韧性,更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了制造成本,推动了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产业集群方面,东风汽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襄阳、十堰等地,都因东风汽车的布局而成为了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东风汽车通过构建涵盖整车制造与三电核心零部件的完整产业体系,吸引了众多“专精特新”企业落户产业集群。与武汉经开区共同打造的东风自动驾驶产学研用平台,更是集聚了50多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目前,东风汽车已带动湖北2000余家零部件企业升级,集群内一级配套商已突破1000家。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更为整个汽车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东风汽车正通过“科技跃迁行动”,与超300家伙伴共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整体效能提升。
东风汽车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展示了其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领先实力,更为整个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从“四天四突破”的技术突进,到“纵横联动”的生态布局,东风汽车正以“排头兵”的姿态,引领着汽车产业向更加智能化、电动化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