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数字人陷阱:中老年人如何应对“深情”带货骗局?

   时间:2025-02-22 22:22: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短视频平台的海量内容中,一类特殊账号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它们以看似真挚却暗藏玄机的形式,吸引了大量中老年用户的关注。这些账号通常由AI生成的数字人扮演,他们或是西装笔挺的“投资大师”,或是温柔体贴的“健康顾问”,甚至有时是看似虚弱的“病患”,用尽浑身解数吸引观众的目光。

其中,一个名为“王建国弟弟”的账号尤为突出。视频中的男子,一身正装,言辞恳切,用一系列充满情感色彩的话语,试图与观看者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从深情告白到虚构的生病场景,他的话语仿佛精心设计过,旨在触动人心,尤其是那些对数字技术不甚了解的中老年群体。

该男子在视频中不时透露出自己正在输液的“悲惨”状况,以此激发观众的同情心。然而,话锋一转,他便开始推销起橱窗中的商品,试图将这份同情心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这种利用情感操控进行带货的行为,对辨别能力较弱的老年人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据观察,这类账号通常拥有高度相似的特征:相似的背景、人物形象乃至动作神态,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播报的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等多个领域,旨在精准击中中老年用户的兴趣点,从而迅速积累粉丝和流量。

一旦账号拥有了一定的关注度,这些数字人便开始“露出真容”,通过各种诱导消费的话术,如分享个人使用效果、强调产品的稳定性等,进一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促使用户下单购买。同时,他们还不忘利用情感纽带,如表达努力为用户挑选好产品的决心,以及感谢用户的支持等,以增强用户的信任和依赖。

尽管这些账号看似普通,但它们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事实:所有角色均由AI数字人扮演。这种“数字人+情感价值+低价商品”的组合拳,成为了许多营销号快速盈利的法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轻易成功。事实上,由于内容同质化严重且易触及平台规则红线,这些账号往往面临着被封禁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平台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例如,腾讯视频号就对《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明确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的虚拟形象进行直播带货。这一举措无疑是对此类行为的严厉打击。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家中的老人是否也在观看这类视频?作为子女或晚辈,我们有责任提醒他们保持警惕,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力度,保护中老年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