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黄仁勋回应英伟达股价暴跌:DeepSeek虽强,算力需求不减

   时间:2025-02-23 11:16:1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对近期市场动荡发表见解,特别是针对DeepSeek引发的股价剧烈波动。他强调,投资者对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存在误解。

故事回溯至2025年初,正值中国春节前夕,一款名为DeepSeek的应用迅速在中美两国的人工智能圈内崭露头角,甚至超越了ChatGPT,登顶中美两地应用商店免费榜首位。DeepSeek之所以引起轰动,在于其能以极低的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训练出与OpenAI的GPT-1相当水平的模型R1,并且R1还实现了开源。这意味着,算法的提升空间巨大,对GPU和高额算力的依赖大幅降低,使得OpenAI和meta等依赖大量GPU堆砌效果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通过封锁芯片来构建算力壁垒的策略也显得不再有效。

DeepSeek的这一成就直接冲击了当前由少数科技巨头高额投资驱动整个AI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分析人士指出,DeepSeek的高性能预算产品将引发市场质疑,未来在英伟达芯片和开发上投入数千亿美元的必要性。这一观点迅速在投资者中发酵,导致英伟达股价在一天之内暴跌17%,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蒸发约5940亿美元(约合4.3万亿人民币),这一数字超过了当时腾讯和美团市值的总和。

尽管此后英伟达的股价有所反弹,市值重回3.29万亿美元,但其在2025年的表现已失去了往日的狂热。面对市场的剧烈反应,黄仁勋表示,这主要是源于投资者的误解。投资者担忧,如果训练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大幅减少,大型科技公司是否有必要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

黄仁勋回应称,尽管预训练模型的计算能力需求有所降低,但后训练方法的发展仍然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他解释说,后训练方法使得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在训练后做出准确的结论或预测。随着后训练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多样化,对英伟达芯片提供的计算能力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他强调,预训练仍然重要,但后训练才是“智能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你学习解决问题的地方”。黄仁勋对DeepSeek的创新表示赞赏,认为它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实际上,黄仁勋早已意识到模型扩展所面临的困境。在DeepSeek引起广泛关注之前,就有消息传出OpenAI的模型改进速度正在放缓,这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热潮可能无法兑现承诺的担忧。英伟达也面临着业绩增长的压力,即将发布的财报备受瞩目。有报道认为,英伟达可能因业绩指引不佳而戳破人工智能泡沫。

OpenAI的CEO Altman也对DeepSeek的崛起表示了关注。他认为,OpenAI在开源技术方面“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DeepSeek的崛起削弱了Open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

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市场对英伟达未来发展的重新评估,也促使整个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