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一家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强强联手孵化的企业——昆泰时空,近日在河北区通广产业园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仅入驻四个月,该企业产值已迅猛突破五千万元大关。
昆泰时空专注于研发原子钟的核心部件,这一领域以往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与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专家团队携手,凭借新材料与先进工艺,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并实现了核心部件的批量生产。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为昆泰时空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近期,该企业又接获了国内通信行业领军企业的订单,一季度订单总额已高达五千万元。
昆泰时空总经理孟红玲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在选址初期,企业曾考虑落户大湾区,但在深入考察后,发现高昂的通勤成本和市场开拓的难度成为了不小的障碍。通过与河北区的深入对接,昆泰时空发现了通广产业园这一理想之地。产业园距离天津站仅三公里之遥,与北京的研发团队沟通便捷,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研发进程。河北区科技局还积极联动中关村创新平台,为昆泰时空等数百家企业提供了细致入微的服务,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寻找潜在客户。
在取得市场佳绩的同时,昆泰时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河北区在园区内为其整理出了一片500平方米的厂房,并进行了定制化改造。目前,装修工程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预计月底前即可正式启动。
昆泰时空的成功案例,不仅展现了校企合作的巨大潜力,也彰显了河北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为。随着更多像昆泰时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区的科技创新生态将更加繁荣,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