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校研发的一项创新技术成功应用于海洋监测领域,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船舶视觉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国内首套360°全景式海面及海洋环境监测装置,圆满完成了海上无人船舶科研试验项目的目标识别任务,展现了其卓越的全天候监测能力。
该装置由蔡成涛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历经14载潜心钻研,攻克了智能视觉感知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它不仅能在晴朗的白日提供远距离、高精度的视觉信息,更能在夜晚或大雾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敏锐的“视力”,实现海上目标的实时识别与监测,真正做到了“慧眼识珠”。
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其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创新的环形对称镜头布局,将多个镜头分为上下两层协同工作,有效解决了传统视觉系统在视野盲区、广域感知和高分辨率细节平衡等方面的难题。同时,系统融合了可见光与红外双模数据,显著增强了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感知能力,特别是在低光照条件下,全景图像采集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研发团队还设计了轻量化小目标检测与全景图像动态捕捉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实现了多镜头协同的低功耗实时高分辨率全景拼接成像,还实现了异源图像的协同感知以及全景图像的智能感知,为智能化无人设备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悉,这一研究成果已在智能船舶、环境检测、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成功预判并预警了多次因视野盲区导致的船舶碰撞事件,有效提升了海上交通安全水平。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全国首艘科研试验船“海豚1”号,并在多家企业的视觉航海感知系统、拖轮上的视觉自主靠离泊环境感知系统以及安防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