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强力扶持与广大玩家的热情支持下,中国游戏产业在2024年持续稳健前行,展现出蓬勃生机。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及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高达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游戏用户规模亦达到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海外市场同样传来捷报,收入达到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中国游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无限潜力。
国产动作游戏《湮灭之潮》作为这一浪潮中的佼佼者,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紧张刺激的玩法赢得了众多玩家的喜爱。而另一款备受瞩目的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更是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成为了游戏圈的热门话题。
在2025年初,DeepSeek手机客户端上的一则用户提问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再次将AI技术与游戏产业的融合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近年来,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游戏产业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简单辅助工具到如今成为游戏内容生产的核心驱动力,AI技术的变革力量令人瞩目。
在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看来,AI技术的兴起使得游戏制作中的许多“简单劳动”环节得以被替代或辅助,然而游戏产业的中高端部分仍然属于文化创意领域,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创意。尽管如此,DeepSeek等AI技术的爆火仍然为游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AI的推理能力或许将为游戏行业提供更多元的创意参考,推动游戏内容和运营模式的创新。
伽马数据创始人王旭也指出,AI技术在编程方面展现出的高效率使得游戏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开发效率显著提升。然而,在架构设计、游戏素材等方面,目前仍然需要人工参与,尤其是大型游戏仍然需要专业团队的支持。尽管如此,王旭仍然相信未来三五年AI技术将深刻改变游戏行业的创作、运营和互动模式。
在游戏开发领域,AI技术通过成本革命改写了经济模型。以正在开发的3D+AI乙女游戏《如意情探》为例,该游戏通过调用AI模型,将成本降至传统方案的五百分之一,使得原本只有中高付费玩家才能享受的3D虚拟伴侣实时交互体验,现在普通玩家也能轻松触达。AI程序化生成技术还使得游戏地图面积扩大十倍,开发周期缩短40%。AI在游戏测试与迭代中的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使得开发周期进一步缩短。
然而,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关于游戏行业马太效应的讨论。一些观点认为AI技术将加剧大厂与小厂之间的势力差距,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AI开源工具将有助于降低技术门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此,各方观点不一。中小企业需要在数据治理、场景化落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核心竞争力,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策略在细分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