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黄仁勋详解DeepSeek影响:AI后训练阶段算力需求依然巨大

   时间:2025-02-24 08:49:1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在一次公开访谈中,首次就DeepSeek对其公司的影响发表看法。这一举动发生在英伟达股价因DeepSeek的发布而经历剧烈波动之后。

在DataDirect Networks公司举办的线上活动中,黄仁勋接受了采访,并详细阐述了DeepSeek R1模型开源的意义及其对英伟达未来的影响。DeepSeek R1作为全球首个开源的推理模型,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黄仁勋在访谈中纠正了市场上关于AI发展的一个普遍误解。他指出,很多人认为AI的发展过程是先进行预训练,然后进行推理,即提出问题并立即得到答案。然而,黄仁勋强调,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他解释道,AI的正确发展模式应该是先进行预训练,让模型对信息有基础的理解,并在预训练后保持严谨。而更为关键的是后训练阶段,即模型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模型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与多种学习范式相关。这些范式推动了AI技术在过去五年的迅猛发展,并使得计算需求变得极为密集。

黄仁勋进一步提到,市场上对DeepSeek R1的反应是认为AI已经发展到顶峰,似乎有了这个模型就不需要再进行任何计算了。但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他提到了第三条缩放定律,即推理越多,思考越多,推理效果越好,这是一个计算量相当大的过程。

回顾2025年1月,DeepSeek推出了低算力成本的开源大语言模型R1,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与闭源模型相当的性能。这一成果挑战了传统AI训练依赖高算力芯片堆料的商业模式,并对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产生了影响。

受DeepSeek发布的影响,英伟达的市值一度大幅下跌,尤其是在1月27日,市值蒸发了近6000亿美元,创下了美股单日市值蒸发纪录。投资者们担忧AI行业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可能大幅减少,从而引发了算力泡沫的恐慌。

然而,英伟达官方在股价暴跌后迅速回应,指出DeepSeek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其芯片的实用性,并强调推理阶段仍然需要大量英伟达GPU和高性能网络。尽管这一声明并未立即提振股价,但随后市场逐渐认识到,DeepSeek的创新可能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进入AI领域,从而刺激对GPU等算力芯片的增量需求。

在黄仁勋此次发声之前,英伟达的股价已经在震荡中回升。而此次黄仁勋的正面表态,无疑为英伟达的未来增添了信心。然而,市场的真正反应将取决于英伟达即将公布的四季度财报中的关键数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