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167天的生死挣扎后,重庆的超级独角兽企业象帝先,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2月14日,这家曾估值超150亿元的GPU研发商宣布,已完成新一轮数亿元的融资,引入了A股上市公司安孚科技(603031)及多家创投机构的战略合作。
象帝先,这家由战略级科学家唐志敏创立的GPU研发企业,自2020年在重庆成立以来,便备受瞩目。唐志敏,这位在计算机系统与处理器芯片设计领域的权威人物,曾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第一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1号和2号。而后,他又在海光信息的创立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其成为我国CPU领域的佼佼者。
带着丰富的产业经验和深厚的科研背景,唐志敏在2020年创办了象帝先,寓意着对终极真理的探索。公司成立后,迅速推进GPU芯片的研发,首款产品“天钧一号”在2023年6月实现量产,综合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各项指标均超越国内同类产品。与此同时,第二款GPU芯片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样的产品节奏,无疑让象帝先成为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上半年,象帝先因“对赌”协议陷入困境,大规模裁员波及400余人,市场一度传出公司“原地解散”的消息。对赌协议的失败,导致公司资金被冻结,经营活动受阻,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然而,象帝先并未放弃,而是积极自救,全力寻找外部投资机会。
如今,这笔救命钱终于到位。虽然具体金额和投资方未公布,但象帝先在融资公告中透露,新一轮融资已有重大进展,为公司新一代产品的量产流片研发和市场业务拓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在这轮融资中,A股上市公司安孚科技成为了象帝先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安孚科技,或许有些人并不熟悉,但它旗下的南孚电池却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安孚科技原本是一家从事百货零售业务的公司,但在2019年“易主”东山精密董事长袁永刚后,开始筹划业务转型。通过两次资产重组,安孚科技成功收购南孚电池母公司亚锦科技的控股权,转型为专注从事多化学系统的小电池和消费品的投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那么,为何安孚科技会愿意伸出援手,拯救象帝先于水火之中呢?这不得不提到实控人袁永刚的商业帝国。袁永刚不仅控制着安孚科技,还是东山精密的董事长和蓝盾光电的实控人。东山精密是国内PCB行业的龙头,业务涵盖电子电路、光电显示和精密制造等领域,是众多科技巨头的供应商。随着AI能力的提升,芯片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强,东山精密的业务也与GPU产生了紧密的关联。
袁永刚在资本市场也长袖善舞,参与过多家A股公司的投资。他控股的蓝盾光电还投资了星思半导体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因此,袁永刚主导的安孚科技进军算力行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象帝先而言,安孚科技的加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安孚科技将依托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及高效管理体系,助力象帝先加速技术研发、拓展市场边界。而象帝先也将加速现有产品的量产进程,同时加大研发力度,打造适配多元场景的GPU产品矩阵,深化国产化生态布局。
在象帝先救亡图存的同时,国内GPU创业公司也集体按下了加速键。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企业纷纷启动上市进程,中国“英伟达”们正集体冲锋。